母的行为是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所不能宽恕的,属酌定从重情节。行为人无自首等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且精神正常,为非法目的残杀生母的,应当判处死刑立即 处罚。2006年4月21日,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被告人刘海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201.html -
了解详情
只剩下一个弱智的母亲和一个正在读书的未成年弟弟,生活确有困难,建议对李建贵从宽处罚。昌吉市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李建贵得知其兄李建军酒后滋事,便斥责李建军并 犯罪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符合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特殊情况。李建贵虽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对其适用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36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从犯,依法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被告人具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被告人抢劫犯罪数额巨大,依法应处十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鉴于二被告人具有从犯、自首的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且本案系家庭矛盾激化引发的犯罪,被害人具有过错,二被告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731.html -
了解详情
也包括刑法分则对特定犯罪适用的情节。我国刑法共规定了以下四种法定情节:第一,从重处罚情节;第二,从轻处罚情节;第三,减轻处罚情节;第四,免除处罚情节。 总结出来的,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以下几种:(1)犯罪动机;(2)犯罪手段;(3)犯罪的时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808.html -
了解详情
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鉴于二被告人具有从犯、自首的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且本案系家庭矛盾激化引发的犯罪,被害人具有过错,二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与其他的抢劫犯罪比较而言,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都相对较小,决定对二被告人减轻处罚,故依法对二被告人作出上述判决。(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141.html -
了解详情
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鉴于二被告人具有从犯、自首的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且本案系家庭矛盾激化引发的犯罪,被害人具有过错,二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与其他的抢劫犯罪比较而言,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都相对较小,决定对二被告人减轻处罚,故依法对二被告人作出上述判决。(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889.html -
了解详情
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鉴于二被告人具有从犯、自首的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且本案系家庭矛盾激化引发的犯罪,被害人具有过错,二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与其他的抢劫犯罪比较而言,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都相对较小,决定对二被告人减轻处罚,故依法对二被告人作出上述判决。(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463.html -
了解详情
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鉴于二被告人具有从犯、自首的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且本案系家庭矛盾激化引发的犯罪,被害人具有过错,二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与其他的抢劫犯罪比较而言,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都相对较小,决定对二被告人减轻处罚,故依法对二被告人作出上述判决。(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820.html -
了解详情
中对被告人张某某绑架罪进行定罪是恰当的。 (二)对绑架罪应根据犯罪情节和主观恶性程度等综合因素准确量刑 我国1997年刑法第239条规定对绑架罪的 的手段和平地绑架被害人之后,由于害怕被发现,于是释放了被害人,在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情况下,对行为人必须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似乎过于严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701.html -
了解详情
中对被告人张某某绑架罪进行定罪是恰当的。 (二)对绑架罪应根据犯罪情节和主观恶性程度等综合因素准确量刑 我国1997年刑法第239条规定对绑架罪的 的手段和平地绑架被害人之后,由于害怕被发现,于是释放了被害人,在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情况下,对行为人必须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似乎过于严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5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