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春利用工作上对公司环境熟悉等条件,伙同被告人李振有采用秘密窃取方式,占有公司财物,数额巨大,不属于利用职务便利,而符合盗窃罪的构成特征。 本判决同 便利是指行为人基于其职责而在事实上已经合法地控制了该财物,一旦主观上产生非法占有目的,其利用这种便利条件即可实现犯罪目的;利用熟悉工作环境,了解有关信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654.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案件。该案审理的亮点在于:二审合议庭通过对被告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构成非法处置法院冻结、扣押、查封物品罪还是构成合同诈骗罪,是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犯罪, 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经二审审理认为:陈章本利用单位名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明知茜茜中心、茨坝加油站、泰隆公司的财产被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96.html -
了解详情
俊的行为究竟是合同诈骗构成刑事犯罪还是民事欺诈属于经济纠纷。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定、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 产生错误认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为,然后通过双方履行该法律行为谋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实质是牟利:而合同诈骗罪虽然客观上可引起他人一定民事法律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53.html -
了解详情
,只要行为人实施盗窃行为后,使被盗物脱离失主的实际控制,失主对被盗物的所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即受到事实上的侵害,盗窃行为即告完成, 结合说(即侵害客体+目的实现)。即以失主对被盗物所有权是否受到实际侵害,行为人非法占有目的是否实现为准。其理由,犯罪即遂就是犯罪的完成,行为人犯罪目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643.html -
了解详情
王某、邓某构成抢劫罪,理由是顾某对所抢劫财物与曾某共同享有所有权,她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王某、邓某对所抢财物不具有所有权,所以应当认定王某、邓某二 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客观上三人合谋并实施了对曾某的暴力行为,抢得了曾某占有的财物,符合抢劫罪的主、客观要件,构成抢劫罪。 顾某与曾某是夫妻关系,对曾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774.html -
了解详情
且其索要的钱财仅限于纠纷中的450元劳务报酬,即底薪,因此其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故不构成抢劫罪。虽然被告人的行为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鉴于其 2、对本案罪与非罪的分析。抢劫罪强调主客观要件的一致性,即被告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索取财物的行为。而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134.html -
了解详情
是乙的行为没有对甲的人身实施任何暴力行为,乙将丙赶跑趁甲不能反抗之际非法占有甲的5000元,其行为构成抢夺。对此,笔者认为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理由如下: 本案乙利用丙先前捆绑甲的行为作犯罪工具,将丙赶跑,继续实施丙未能完成的强行占有甲身上5000元的犯罪行为,符合间接实行犯这一特征。但由于乙、丙双方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490.html -
了解详情
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一)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 持有罪意见者认为: 1、该案符合合同诈骗犯罪的犯罪构成。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843.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虽然采取了欺骗手段,但被害人从主观上并未有将摄像器材自愿交由被告人占有、使用和保管的意思表示,而是把器材存放在了自己持有磁卡的宾馆房间内。此时,被告人并未必然实现对财物的非法占有。如果宾馆安全制度严一些,服务员责任心强一些,被告人完全可能达不到非法占有摄像器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63.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的情况下,二人却以设立公司为手段,利用职权,私下承揽工程从中获利,其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故意十分明显;再次,二人的行为所侵犯的客体符合贪污罪的客体特征 方可构成;(四)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挪用,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对公款的使用权。 从上述四个方面结合本案案情不难看出,何某、吉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