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抢劫罪中的暴力的强度范围,我国刑法学界有不同的见解。这从对抢劫罪中致人死亡的含义的分歧意见中可知。关于抢劫罪中的致人死亡,有人认为只能是过失致 犯罪构成理论的,混淆了犯罪完成的标准与犯罪构成的标准。实际上,无论行为人杀人后是否劫得财物,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杀人取财的行为,都是抢劫罪。那么,对于先杀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4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本身的性质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就挪用公款罪来说,行为人挪用公款的动机以及其是否有归还的打算,都是影响其主观恶性大小的因素。行为人挪用公款的动机不同,以及 这一新的解释既符合我国刑法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也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真正实现了罚当其罪,是科学的、合理的。关于新的司法解释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46.html -
了解详情
放弃而不是被迫停止;从客观上看,预期的危害结果没有发生,因此,完全符合我国刑法关于中止犯的构成特征的规定,应当以中止犯论处。承认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是犯罪中止, 的过程中,而不是在犯罪行为已经被迫停止的未遂形态。犯罪行为是否实行终了,不应是指犯罪活动中的某个具体行为或动作,而应是指某种罪的犯罪构成完备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23.html -
了解详情
。正如第二种意见依据的观点,其实这只是对79刑法进行注释后得出的结论,因为犯罪动机在79刑法中没有被作为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加以规定。实质上, 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或决定。也就是说,在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仅限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并不具备必须遵照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89.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抢夺罪的现场或者刚一逃离现场即被人发现和追捕的过程中,可以视为现场的延伸。这是我国刑法理论界目前的通说。笔者也赞成这种观点。因为第一种观点对当场 短、较长的判断标准应结合具体案件进行分析。关于此问题,外国刑法实践中的有关做法也可资借鉴。例如,日本刑法中对事后强盗作了规定,其审判实践认为,盗窃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38.html -
了解详情
其协助人民政府对国有土地进行经营管理,其行为特征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93条第二款的解释》中的第(三)项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的规定,属于其它依照 对被告人林玉潮的行为是不是属于协助人民政府进行行政管理,是否构成受贿罪,是否构成他罪,产生分歧,有如下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林玉潮在本案中应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04.html -
了解详情
到法院。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拐卖儿童罪存在截然相反的意见。笔者认为,高某的行为不构成拐卖儿童罪。理由如下: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 而来,而是男婴生母因未婚生育怕有影响,将该男婴交由高某的儿媳抚养,高某抚养该男婴是为了帮助儿媳收养该男婴。尽管我国收养法规定收养关系应在民政部门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850.html -
了解详情
手段是相同的。但是,是否就可以将这两次行为一概认定为诈骗罪,并作出相同的量刑,这显然是不妥的。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要求人民法院 ,对亲属之间的诈骗行为,人民法院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定罪量刑中应有所区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明确规定:盗窃家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806.html -
了解详情
某某所受损伤为重伤。 对于本案中童某某、王某某构成抢劫罪均无异议,但是否既遂,便有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要是看行为人是否抢到 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强制性行为,但并非一定要获取了财物。我国刑法理论认为,犯罪未得逞是指犯罪行为没有具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或者说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08.html -
了解详情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 者是单位的全体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具有利益均沾、人人有份的特点,该犯罪与贪污罪的构成要件明显不同,加之在79刑法中又无此罪的规定,使得相当数量的此类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