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事实比较清楚,认识分歧在于对杜某、艾某的行为如何定性。本文认为,应当根据刑法的罪刑法定基本原则和犯罪构成理论,对被告人杜某、艾某的行为进行 将两名被告人抓获归案后及时挽回了被害人的财产损失。如公安机关在被害人报案后即认定本案性质为侵占,那么被害人只能通过刑事自诉寻求保护和救济。在根本不具备调查取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20.html -
了解详情
躲避惩罚而藏匿,系违反了取保候审的规定,同时造成了逃避司法机关对其容留卖淫犯罪行为进一步追究的客观后果。因此,其以后向公安机关自动投案,是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 ,在我国刑法中,自首只是一种可以型从宽处罚情节。因此,认不认定自首是一个问题,认定自首后是否从宽处罚以及如何从宽处罚则是另一个问题。正如将犯罪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05.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明确将侵权行为人的非法经营数额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之一,符合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特点和构成要件,体现了我国刑法的立法意图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关于 应当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无论是对于违法所得数额的认定,还是对于其他严重情节的把握,都要充分考虑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商业目的和商业规模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96.html -
了解详情
国栋先后被抓获,被告人王文强准备投案时被抓获。 [审判] 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人于景泉犯抢劫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共同犯罪人的意识表现在各犯罪人认识到有他人同自己一起从事犯罪活动,且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的因果关系。在这里预见大致分两种情况,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04.html -
了解详情
,就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之间的逻辑联系不能因为某一人的意图和行为发生变化而改变。共同犯罪只要共同犯罪结果发生,所有共犯应认定为共同犯罪的既 ,冯某再次翻墙人室盗窃时被他人发现,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对冯某定抢劫罪无可置疑。问题是对张某应当如何处理?如果否定冯某、张某共同犯罪,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60.html -
了解详情
颅底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 #p#副标题#e#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此案如何定性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属于间接故意杀人,应依法追究 ,时刻都只能在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的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行为这一整体的意义上去谈论犯罪行为,研究是不可能深化的。[7] #p#副标题#e# 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68.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第17条第2款所标明的严重犯罪行为以外的危害行为的,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执行刑法的规定,一概不能认定为犯罪,不得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近年来,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盗窃罪,不管行为人盗窃数额多大、盗窃情节如何,均不承担刑事责任。起诉书中对两被告人提起了公诉,判决书竟依照普通盗窃罪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61.html -
了解详情
为这种行为的实施而作准备的过程。 所谓毁灭罪证是指行为人销毁和湮灭其因实施盗窃犯罪行为,而在作案现场上遗留的痕迹或其他物证、书证,以免成为被定罪的证据 行为条件。本案正确定性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转化型抢劫罪中当场的含义,也即如果将赵某实施的故意伤害行为认定为与先前实施的盗窃行为属于同一时空,则被告人应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38.html -
了解详情
。其理由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挪用国有资金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对于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 应受刑法惩罚的规定,根据《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的规定,李某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32.html -
了解详情
脱逃罪。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本案中,认定陈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在押、留置的内涵,以及留置是否等同于刑法意义上 机关依法采取拘留、逮捕、关押措施之前的过程状态。简言之,已经被司法机关发现犯罪行为并对其采取足以强制性地约束其人身行动自由的措施的状态,就是 在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