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95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因此以邮件形式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属于书面劳动合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强烈的私法性质。另一方面,由于用人单位在择选员工、获取信息、提供用工条件与劳动保障等方面又具有天然优势,尤其在员工去留问题上用人单位往往占据更主动的地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1790.html -了解详情
17日其给原告相关领导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为:因我个人不认同公司的文化,特向各位领导提出辞职。单某某的行为属于擅自离职。原告认为:首先,双方劳动关系 单某某工资至2011年7月31日。 被告单某某主张原告泛太物流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泛太物流公司提出单某某入职后该公司与其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5170.html -了解详情
年4月25日至2021年6月29日的书面劳动合同。2019年5月,何某将三份与工作有关的电子邮件发送至其地址为“***@qq.com”的私人邮箱, 包含员工薪资绩效信息和某公司内部管理沟通的邮件属于严重违反某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某公司有权解除行为人劳动合同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某公司的规章制度较充分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518.html -了解详情
先生向该咨询公司递交“入职申请”,当月25日,公司通过电子邮件向仲先生发出录用通知,内容包含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并对仲先生入职时间、工作岗位、工作 仲先生的回复确认,这即可视为双方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关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给予双倍工资的规定,属于惩罚性条款,针对恶意侵害劳动者利益、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871.html -了解详情
。经审理查明,原告于2005年8月1日进入被告处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原告在被告处担任副总经理职务,工资每月10,000元,原告每年自行缴纳 主动离职,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本院认为,原告提供的电子邮件复印件显示,原告在2010年9月1日通过邮件向被告表示截止到2011年8月因一直未能签订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770.html -了解详情
同意”的事实不能成立。因此,本案不属于劳动者主动提出辞职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此外,被告提交的挑战任务完成情况表、电子邮件及附件《宝安分公司销售月报》等证据 元,超过部分由原告自行承担。关于责任的承担主体。原告与被告二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并且双方确认原告自2010年1月份开始便在被告一处工作至双方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7254.html -了解详情
情况,就是尽管用工双方未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双方通过电子邮件沟通,对劳动合同内容达成了合意,应视为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虽然没有列举书面 周国良院长认为,现有法律规定未有人事经理可以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规定,人事经理应当属于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范围,但用人单位人事经理的主要职责就是代表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797.html -了解详情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原告与被告2010年5月31日的电子邮件沟通中,被告曾将第三份合同扫描邮件发给原告,原告此时才知道字迹并非本人签名!同时,这份 非常愤恨!第二、原告主张2008年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被告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如前所述,被告在2010年5月31日扫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820.html -了解详情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原告与被告2010年5月31日的电子邮件沟通中,被告曾将第三份合同扫描邮件发给原告,原告此时才知道字迹并非本人签名!同时,这份 非常愤恨! 第二、原告主张2008年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被告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如前所述,被告在2010年5月31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147.html -了解详情
1 日起,被告不再担任原告处的人事工作,但原告仍未与被告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原告应支付被告2010 年8 月l 日至2010 年11 月23 日期间的 元/月标准发放2010 年7 月工资。2010 年7月29日被告收到原告发出的电子邮件,内容为: 1 、公司决定调整你的工作岗位,不再兼职行政人事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813.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搜索历史 清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