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通知公安机关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1994年3月21日)第五十八条 对已经逮捕的人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或者释放:一)患有严重疾病的;二)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对该人犯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方法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该人犯是正在怀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539.html -
了解详情
,违背了刑事诉讼法关于有固定住所的人在其固定住所被监视居住的原则和“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的规定,事实上已完全剥夺了阳承勇的人身自由,不是法律 赔偿责任的决定是正确的。 上述两个问题在国家赔偿法司法解释中均无明确规定,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根据具体案情,并且在不违背国家赔偿法立法原意的基础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511.html -
了解详情
批准被告人离开指定居所,而检察院法院需要询问将其提审时,被告人已离开了被监视居住地。因此我们认为,未经批准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机关指定的居所。 第57条 ”之列。此外,公安部《关于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刑事诉讼的规定》第17条规定“律师会见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应经公安机关批准。”因此,我们认为将“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2912.html -
了解详情
的,监视期限不应折抵刑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84]法研字第16号《关于依法监视居住期间可否折抵刑期问题的批复》的批复:只有在判决执行以前或者判决以前先行 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明确执行主体。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这就表明执行主体是公安人员,辅警、保安人员不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945.html -
了解详情
】 本案中,合议庭对定性和量刑都无异议,分歧在于被告人周某被监视居住的76天能否择抵刑期。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离开指定的居住 ,监视期限不应折抵刑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84]法研字第16号《关于依法监视居住期间可否折抵刑期问题的批复》的批复:只有在'判决执行以前'或者'判决以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954.html -
了解详情
的区域到外地去,只有经过公安机关的批准,才能离开,否则便是违反了规定。此外,如果取保候审是由人民 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的,公安机关在批准被取保 、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或者提出保证人;对于违反规定情节严重,不允许再取保候审的,应当采取监视居住或者予以 逮捕。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032.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固定住处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为其指定居所。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1.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的犯罪的性质 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依法逮捕。同时规定,对于符合逮捕条件,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正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584.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固定住处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为其指定居所。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1.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的犯罪的性质 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依法逮捕。同时规定,对于符合逮捕条件,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正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075.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固定住处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为其指定居所。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1.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的犯罪的性质 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依法逮捕。同时规定,对于符合逮捕条件,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正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074.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然被发觉 鼓励犯罪嫌疑人为了获得构成自首规定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结果,而故意逃脱后又自首现象的发生。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陈某在监视居住期间逃跑,后于上网追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0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