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固定住处时才可指定居所。新刑事诉讼法第73条进一步规定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 被告人,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控。值得注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1022.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控。 第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2371.html -
了解详情
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 监视居住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 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司法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是6个月。但如果三机关分别对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2355.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作了严格规定,人身自由除公民的人身自由外,通常还包括与人身自由相联系的人格尊严和住宅 直接侵犯了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关的第三人合法权利;在监视居住执行过程中,内部规章规定的作出决定的公检法机关交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地派出所执行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1023.html -
了解详情
居住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1994年3月21日) 第五十八条 对已经逮捕的人犯,符合下列情形 一)患有严重疾病的; (二)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对该人犯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方法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该人犯是正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518.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监视居住措施。具体操作程序为:承办案件的司法工作人员提出意见,报部门负责人审核,经 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此外对各级人大代表实施监视居住时与取保候审的要求相同,也要注意遵守有关规定。 监视居住也有其解除、撤销和变更情形,其原因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502.html -
了解详情
保证人违反了保证义务,对保证人予以罚款。至于罚款的数额如何确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应当根据被保证人违法情况的严重程度、保证人的责任大小及其经济状况 引诱、收买证人等形式阻挠证人作证或者不如实作证。nbsp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以上规定,如果给司法机关的侦查活动造成了干扰或者增加了困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577.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批准被告人离开指定居所,而检察院法院需要询问将其提审时,被告人已离开了被监视居住地。因此我们认为,未经批准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机关指定的居所。 第57条第 之列。此外,公安部《关于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刑事诉讼的规定》第17条规定律师会见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应经公安机关批准。因此,我们认为将他人界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4756.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7条的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 监视居住的人没有被完全限制人身自由。对有固定住处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来说,监视居住的场所为指定的居所。我们认为,所谓的住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连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016.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7条的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 监视居住的人没有被完全限制人身自由。对有固定住处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来说,监视居住的场所为指定的居所。我们认为,所谓的住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连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