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所实施的行为;借贷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情况下共同实施的行为。刑法的关注点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所评价的是该行为是否触犯到刑法需施以刑罚处罚的程度;民法的着眼点在于合同行为,所评价的是该行为是否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果,是否应该赋予该行为私法上的效力。由于评价视角、评价对象的不同,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4090.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得不到救助是死亡结果发生的原因。本案中,被害人得到了他人的及时救助,其死亡仅是交通肇事逃逸后的结果,因此对被告人仅以交通肇事逃逸予以刑罚即可。 解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本案关键在于厘清交通肇事逃逸以及逃逸致人死亡之间的区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9715.html -
了解详情
: 首先,张某以骗取他人财物为目的实施合同诈骗,构成犯罪既遂。以车辆价值作为量刑数额,一方面可以反映张某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张某的主观恶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刑罚的及时实现,保护被害人刘某的权益。 其次,质押变卖行为没有侵害新的法益,是张某实施合同诈骗后处理赃物的行为,根据不重复评价原则,不能将质押变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9148.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所实施的行为;借贷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情况下共同实施的行为。刑法的关注点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所评价的是该行为是否触犯到刑法需施以刑罚处罚的程度;民法的着眼点在于合同行为,所评价的是该行为是否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果,是否应该赋予该行为私法上的效力。由于评价视角、评价对象的不同,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8792.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 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0274.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且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且其曾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五年内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属累犯,依法对其从重处罚。案发后,被告人熊某骗取的赃款已归还了失主,且其在庭审中自愿认罪,依法可对其酌情从轻处罚。 2011年10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926.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在目前还不适宜将非财产性利益作为贿赂。 三、受贿罪量刑标准 受贿罪的量刑问题与贪污罪基本相同。以受贿数额和受贿情节为标准,具体确定行为人的刑罚。 1、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个人受贿数额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9441.html -
了解详情
抚养权纠纷案例 汪某(女)与刘某(男)在夫妻关系存继期间育有二女(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二岁),后因男方多次犯罪被处以刑罚,女方起诉离婚。但由于二个女儿长期随男方父母生活,对其祖父母感情深厚,为了能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两人在法庭上均表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0824.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事诉讼法》第124条规定的期限内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延长2个月。 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26条的规定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2个月。 3、3个月。 人民法院按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0353.html -
了解详情
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基于重婚严重侵犯了无过错方的人身权利,妨害与破坏了婚姻家庭安全,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因而许多国家的刑法都确定重婚是一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 中国现行刑法明确规定重婚为一种应受刑事制裁的侵犯人身权利罪,中国《婚姻法》与现行刑法相适应,在第45条中明确规定:对重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97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