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2) 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3) 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是监督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监督国家公务员及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0690.html -
了解详情
为大家谋利益,因此,其主观恶性程度相对较轻;共同贪污罪的特点则是有权决定者(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便利为极少数人谋私利,由此显现出较深的主观 以权谋私的手段。 综上,共同贪污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区分关键在于二者的不同行为方式、是否体现单位意志及正确理解私分的固有属性。本案中,张某虽利用职务之便,骗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1012.html -
了解详情
益遭受侵害,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不能以行为人自身是否非法占有财物认定诈骗罪。另一方面,杨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明知是虚假的材料,为徇私情,利用初审职权,使他人 中,杨某徇私舞弊犯滥用职权罪,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骗取数额巨大的国家财产,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诈骗罪重于滥用职权罪,本案应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0049.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该部分财物应认定为未遂。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多样。理论界对于如何认定行为人实际得到了贿赂物存在着多种观点,一是转移说,认为应该以行为人是否已将索取或者收受的财物移离原处为标准。凡移离原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812.html -
了解详情
一、挪用公款数额应为公款实际被占用的数额 根据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 从重量刑情节考虑即可实现罪刑均衡。而对于挪用公款的数额为较大的情形,是否将反复挪用作为情节严重考虑,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第一,挪用公款数额接近巨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796.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该租金应当计入受贿数额。 笔者同意这二种观点。 【评析】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 3450元的时候,他欠了农户黄某3450元租金,这种债务显而易见是成立的。拟定的租金是否合理,如果双方当事人对该租金没有提出异议,任何人没有权利去干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8150.html -
了解详情
,该10万元是否计算为受贿数额,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该10万元应不计入算受贿犯罪的数额。理由是:被告人王胜的行为符合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 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贿。 对于何谓 及时,本司法解释中并没有明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7188.html -
了解详情
者利用其职权提供相应的便利为行贿者谋取不正当利益,故而其本质是同一的,都是以某种手段收买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故而,性贿赂和普通贿赂都具有交易性的本质, 和真感情很难区分,感情的变化很频繁,并且由于性贿赂通常只涉及行贿、受贿双方,是否有情感也只能从当事人的口供中加以自由心证,多次性行为就更难厘清感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787.html -
了解详情
,该10万元是否计算为受贿数额,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该10万元应不计入算受贿犯罪的数额。理由是:被告人王胜的行为符合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 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贿。 对于何谓 及时,本司法解释中并没有明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8288.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没有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双方不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双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没有损害社会公共 合法形式,有效。 结合本案看,法院工作人员当场拨打被告电话,经由村委干部从声音和电话号码确认系被告本人后,询问是否可以由村委干部或其哥哥代收法律文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3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