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累计达到上述标准,但接近上述标准且导致被非法批准征用、占用的土地或者植被迫到严重破坏,或者造成有关单位、个人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 犯罪,但不是构成本罪,而是滥用职权罪。(二)行为人在实施本罪行为中如果收受贿赂或者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共同贪污有关费用如土地征用、占用费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495.html -
了解详情
有学者认为持有是指实际占有、携有、藏有、保存或者其他方式的拥有。[19]这只是阐释了持有的基本方式,作为本罪而言持有的内涵经查无法认定为与走私、贩卖、运输 存废有些偏颇,实际上更应多质疑的是非法持有毒品罪。 四、运输毒品罪的既遂与未遂标准 犯罪既未遂的标准,有众所周知的有目的说、结果说、构成要件齐备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1562.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而浙江省规定盗窃罪数额较大的标准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元以上。单某盗窃残疾人杨某的手机正好符合人民币3000元的50%。 【评析】 一种意见 的财物,非无主物,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实施了秘密窃取的行为,并且希望这种危害后果的发生,完全符合盗窃罪的主客观构成要件。 2.本案中残疾人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8745.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的,当其丢弃了银行卡时也就放弃了对钱款的控制,应认定为犯罪中止。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应采失控+控制说,在短信类诈骗犯罪中的既 ,欲达目的而不能。短信类诈骗犯罪的一个特点是对诸如银行卡之类的控制工具即用即弃,行为人通过控制银行卡达到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但银行卡同时具有易查易控的风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182.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的,当其丢弃了银行卡时也就放弃了对钱款的控制,应认定为犯罪中止。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应采失控+控制说,在短信类诈骗犯罪中的既 ,欲达目的而不能。短信类诈骗犯罪的一个特点是对诸如银行卡之类的控制工具即用即弃,行为人通过控制银行卡达到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但银行卡同时具有易查易控的风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3227.html -
了解详情
、滥用职权,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出让,是指不以谋利为目的而卖出所享有的土地使用权。所谓土地使用权,是指对土地的占有、使用、 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非法低价(包括无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2公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562.html -
了解详情
间接正犯。通说认为,受骗者是否具有处分他人财物的权限或地位的判断应以受骗者是否经过财产所有人概括性授权为主要标准,具体判定时需要考虑受骗者是否被害人财物的 而是因为财物保管人李某同意郑某搬走财物,才使得其非法占有财物目的得逞。也就是说郑某是因受骗者李某的处分行为而取得了财物。 综上所述,保管人李某受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4939.html -
了解详情
人的占有受法律保护,不得非法侵犯。对于动产,除非有相反证明,占有某物即是判定占有人享有该物所有权的标准。除了前引俄罗斯民法明确规定了占有权之外,外围 财产的使用价值。如使用机器生产产品,在士地上种植农作物。拥有物的目的一般是为了使用。外国民法对于使用权一般都有明确规定。如前引日本、意大利、俄罗斯和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687.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在何处?? 所以,笔者主张,不法侵害的认定标准应以客观说为宜,这正如前苏联学者基里钦科所说的:侵袭者的侵犯是由于故意,还是由于可以原谅的 行为人实施正当防卫,并不能制止合法权益遭受损害,达到防卫之目的。比如,经房屋合法所有人要求而无故拒不退出房屋的非法滞留者,如果对其实施正当防卫,恐怕无论给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385.html -
了解详情
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2001.5: 十九、持有、使用假币案(刑法第172条) 明知是伪造的 使用等内容组成,其目的是保障货币的正常流通。而持有、使用假币罪的危害实质就在于,通过使用、持有等非法手段使假币进入流通领域或为其提供现实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6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