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要件(齐备)说以是否全部具备犯罪构成要件作为犯罪是否得逞的标准,认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实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 与犯罪既遂的基本构成要件并无不同,只是前者在客观方面的行为、结果和因果关系等的发展程度和实现程度上不同。 犯罪目的(实现)说以犯罪目的的是否达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52.html -
了解详情
】 构成要件(齐备)说以是否全部具备犯罪构成要件作为犯罪是否得逞的标准,认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实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 犯罪既遂的基本构成要件并无不同,只是前者在客观方面的行为、结果和因果关系等的发展程度和实现程度上不同。 犯罪目的(实现)说以犯罪目的的是否达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51.html -
了解详情
认识错误。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主要有法律上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两种。法律认识错误,即违法性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 影响行为定性。另外一种是事实认识错误,主要包括四种情况:客体认识错误、对象认识错误、行为认识错误和因果关系认识错误。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影响对行为的定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3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事实是否客观发生过,犯罪行为是否系被告人所为,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何,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年龄、能力,犯罪前后的表现等;一个案件的重大 、裁定,如果认为案件认定的犯罪行为、犯罪情节、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引用刑法条文等确有错误可以将该案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由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对该案重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545.html -
了解详情
,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nbspnbsp3.责任认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nbspnbsp4.裁决处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893.html -
了解详情
公检法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分工下列刑事案件直接到法院告状:1.有原告和被告,因果关系清楚,不需要侦查的伤害案。2.告诉才处理的公然侮辱、诽谤案。3. 检察机关告发,由检察机关决定是否起诉。下列刑事案件到公安机关告发:对于《刑法》规定的刑事案件,以及其他刑事法规规定的刑事犯罪案件,除了法院受理的自诉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844.html -
了解详情
。及时地惩罚犯罪,在人们对犯罪的危害记忆犹新的时候就展现犯罪与刑罚之间因果联系的必然性,有利于提高刑罚的威慑力,有利于减少受害人的损失。同时可阻止犯罪分子 人的责任等。(三)通过提高刑罚的确定性和及时性,加大法律制裁的威慑力我国新刑法将合同诈骗从作为侵犯财产罪之一的诈骗罪中分离出来,单列罪名,归入破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782.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根据刑法的性质、地位及其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如果行为对财产的侵害极为轻微,就不应当成为刑法的规制对象。不能认为,凡是他人口袋里的物品,都是扒窃对象 ,从客观上说,行为对正犯的行为造成的结果或者危险是否具有物理的或者心理的因果性;其二,从主观上说,参与人对正犯的行为与结果是否具有故意。据此,案例三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3828.html -
了解详情
,全面考察的结论往往模棱两可甚至自相矛盾。比如本案中: 首先,从犯罪起因及双方关系上看,被告人自述常受到被害人欺负,系一般同学矛盾,按常理不至于产生杀人的 。此外,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小到常人、常理难以认识的程度,则属于刑法意义上的意外。 4.本案犯罪行为实施时客观因素与犯罪结果间存在高度盖然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8101.html -
了解详情
,全面考察的结论往往模棱两可甚至自相矛盾。比如本案中: 首先,从犯罪起因及双方关系上看,被告人自述常受到被害人欺负,系一般同学矛盾,按常理不至于产生杀人的 。此外,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小到常人、常理难以认识的程度,则属于刑法意义上的意外。 4.本案犯罪行为实施时客观因素与犯罪结果间存在高度盖然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3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