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是指律师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按照法律的规定应认真履行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忠实于法律和事实真相,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认真 接受委托,私自向委托人收取费用,收受委托人的财物;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或者接受对方当事人的权益;不得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或者威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366.html -
了解详情
,本文旨在通过对撤销权的几个问题的研究,寻求完善这种制度的方法。 一、债权人撤销权诉讼之当事人问题 所谓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责任,一般认为对于无偿行为,债权人只要证明债务人之行为有害于债权,无须证明债务人的主观恶意。关于有偿行为时,债权人是否须证明债务人具备恶意,学者间意见不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726.html -
了解详情
银行利息);另一方面表现为双方均推让债权而争夺其他共同财产,这可能是因为对债务人的信用或履行能力存在怀疑而导致债权难以实现或无保障,或者有可能实现却因 这些情况时,法院均不应作出债权归一方的判决。因为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任务之一是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夫妻在财产关系上权利义务平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201.html -
了解详情
的陈述 由于婚姻案件取证特别是对于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取证较为困难,因此,很多当事人寄希望于当庭陈述上面,在庭后或开庭时向法院递交书面陈述。而根据 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当事人陈述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需要当事人或律师注意收集、提供其他证据进行补强。 离婚中的证据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66.html -
了解详情
将会依据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进行行政处罚,而且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也会依据交通责任认定来确定当事人各方的责任。笔者以为交通事故认定并非是行政行为,不具有 作为定案依据。这也是人民法院一直以来对单就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不予受理的主要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关于对交通事故认定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25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最高院、公安部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当事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时,除诉状外,还应提交公安机关制作的调解书、 终结之日起算时效期间,最主要缺陷就是治疗终结时间本身很难确定,现实生活中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有以出院之日作为治疗终结之日,有的以康复之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250.html -
了解详情
共和国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事诉讼法》。 3.原则不同 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是:①先行调解原则;②少数服从多数原则;③及时 当事人分别称为:申诉人、被申诉人、第三人;劳动争议诉讼中的当事人则在一审时被称为原告、被告、第三人,在二审时被称为上诉人、被上诉人、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4704.html -
了解详情
58种,仅从1982年至1992年,就有5000亿元国有资产流入个人或私营企业中。近年来,由于犯罪、转制等,国有资产流失还在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由于习惯的 是说以证明力较大取胜。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法官、检察官以及案件当事人既要注重角色的转换,即诉讼地位、诉讼方式的变换,而且更要注重证据标准的把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205.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共和国》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事诉讼法》。 3、原则不同 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是:①先行调解原则;②少数服从多数原则;③及时 的当事人分别称为:申诉人、被申诉人、第三人;劳动争议诉讼中的当事人则在一审时被称为原告、被告、第三人,在二审时被称为上诉人、被上诉人、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8617.html -
了解详情
除了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 议作出裁决书以终结案件外,也可以选择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的方式来终结案件。此外,根据 《仲裁委员会仲裁收费办法》 [4]第6条第二款 这一特点也 就是人们常说的仲裁活动的自治性,它不仅表现为民事诉讼中有关当事人处分权及其行使 的规定几乎都在《仲裁法》中有所移植,而且表现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84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