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 (4)建立双重劳动关系,严重影响工作,或经公司提出拒不改正; (5)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有欺诈、胁迫、趁人之危之行为;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7)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和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 (8)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8799.html -
了解详情
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 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8788.html -
了解详情
需承担停止侵权、没收违法所得、赔偿专利人损失、被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专利侵权取证方法权利人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 解除,或 者将有关证据予以销毁或发还,同时申请人还要就此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4、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及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419.html -
了解详情
新闻媒介不得传播限制妇女就业的招工、招聘启事;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面造成单位利益重大损害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719.html -
了解详情
隐瞒情况、故意提供虚假材料,就属于欺骗的手段。常见的行贿行为即属于贿赂手段。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无效行政许可,不受法律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比如,构成伪造公文、印章罪或者行贿罪等罪名的,就由司法机关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在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被许可人常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12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其基本思路是与本法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相一致。此条第一款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解除权。即劳动者可以依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协商解除 六条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见,用工单位退回被派遣劳动者只能是因为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或严重违纪违法,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034.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事先通知。 注意: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用人单位解除 ①协商解除 ②预告解除: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F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注意:与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相比,主要增加了第(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082.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 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453.html -
了解详情
性辞退形式。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及时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 预告辞退的许可性条件:预告辞退是指用人单位须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212.html -
了解详情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 不符合录用条件,这实际上是限制了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增加了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就不能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1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