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 。这个问题是我国新《合同法》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相关制度的融合还不够彻底造成的,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加以解决。 (二)举证责任过重。 与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406.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当然也就可以“签订”。显然,《经济合同法》对“签订”作了超过其字面含义的扩张解释。因此,从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中使用的是“签订”,就推断 条规定的不安抗辩制度就有利于防范合同诈骗,使诈骗不易得逞而提高犯罪成本。(二)法律制裁的风险合同诈骗犯罪的法律制裁涉及私法责任(主要是赔偿受害人损失)和公法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782.html -
了解详情
拒绝,或者改订契约内容不可能无意义时,可承认契约之解除权。 [9] 第 4 页 二、英美法系的合同落空原则 英美法解决情势变更问题的法律原则称为合同落空( 问题的函》发布于1992年,其处理案件的依据是原经济合同法,合同法颁布后,这一司法解释是否继续有效,值得研究。至于上海全国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1862.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是债权人的利益。 为了弥补《德国民法典》第306条的不足,德国法院通过法律解释而提出了客观不能与主观不能的概念。法院和学说认为:《德国民法典》 按欺诈处理。最高人民法院于1987年《关于在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经济合同法〉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指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能力,仍与其他单位签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1855.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是债权人的利益。 为了弥补《德国民法典》第306条的不足,德国法院通过法律解释而提出了客观不能与主观不能的概念。法院和学说认为:《德国民法典》 按欺诈处理。最高人民法院于1987年《关于在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经济合同法〉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指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能力,仍与其他单位签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1764.html -
了解详情
列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该受益人或受让人为第三人。根据《合同法》第74条和《解释》第24条有以下几个问题未加以明确: 第 2 页 第一, 。因此他们只能作为被告一方当事人的辅助参加诉讼,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 4 页 二、举证责任 所谓举证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加以证明的责任。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1753.html -
了解详情
欠缺的条款,是因为:一、合同条款经当事人双方协商认定,自然需要平等对待,视同一体。二、表达和传递当事人合同意图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在合同的整个内容中是有组织的 这种有组织的排列中找出欠缺的条款。 采用整体解释原则也不能补充欠缺的条款时,需按照交易习惯填补(《合同法》第61条)。这里所说的交易习惯,必须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1309.html -
了解详情
,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 。这个问题是我国新《合同法》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相关制度的融合还不够彻底造成的,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加以解决。 二、举证责任过重。 与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410.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是债权人的利益。 为了弥补《德国民法典》第306条的不足,德国法院通过法律解释而提出了客观不能与主观不能的概念。法院和学说认为:《德国民法典》 按欺诈处理。最高人民法院于1987年《关于在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经济合同法〉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指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能力,仍与其他单位签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773.html -
了解详情
又遭对方拒绝,或者改订契约内容不可能无意义时,可承认契约之解除权。 [9] 二、英美法系的合同落空原则 英美法解决情势变更问题的法律原则称为合同落空( 法律问题的函》发布于1992年,其处理案件的依据是原经济合同法,合同法颁布后,这一司法解释是否继续有效,值得研究。至于上海全国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7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