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合同法》第54条确立了合同的裁判变更制度,与契约法的发展趋势相吻合,因而是值得肯定的。但就具体操作而言,仍有许多不足,有待立法完善。表 合同以裁判方式予以变更。(2)存在意思表示瑕疵的合同。如前文所述,我国立法及《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规定错误、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合同为可撤销、可变更合同。(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1387.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合同法》第54条确立了合同的裁判变更制度,与契约法的发展趋势相吻合,因而是值得肯定的。但就具体操作而言,仍有许多不足,有待立法完善。表 合同以裁判方式予以变更。(2)存在意思表示瑕疵的合同。如前文所述,我国立法及《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规定错误、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合同为可撤销、可变更合同。(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18.html -
了解详情
,但须适当地考虑到交易的情况,包括发价人所使用的通讯方法的迅速程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2.7条中的规定与公约的规定相仿:如果未规定时间,应 的时间内作出承诺。这些规定虽不尽一致,但都考虑了做出承诺所需要的合理的期间,合同法本条没有具体规定情况,只规定合理期限。其意思与有关国家的法律以及国际公约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825.html -
了解详情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5条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2.3条中也都规定,要约于送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我国合同法这一规定也是参照国外一般规定作出 以收件人检索到数据电文的时间为收到时间。并非示范法的这个规定有什么问题,只是合同法规定得比较简明,遇到此类问题,也应当如此掌握。 对于示范法的这一规定,示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813.html -
了解详情
人在承诺之前发生依赖,并且这种依赖后来在事实上发生了,该要约就是不可撤销的。美国《合同法重述》第87条为避免不公正而对要约人的要约进行了限定:如果要约人应当合理地 严格的限制。这种做法也是两大法系相互妥协的产物。《国际商事通则》第2.4条作了与公约同样的规定。合同法本条的规定采纳了公约与通则的做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815.html -
了解详情
弱。法国法上要约的拘束力次之。法国民法典回避要约的拘束力问题,法国合同法的传统理论不承认要约当然地具有法律约束力,认为债务须由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 而受拘束。 我国合同法并没有采纳德国法系的做法明文规定要约的形式拘束力,而是参考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picc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580.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对于债权人通过仲裁方式行使代位权的前景并不感到乐观。但从我国《合同法》第73条规定可看出,该条款并没有明确排除债权人可以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的 代替其组建的公司申请仲裁,分支机构所签定的仲裁协议对母公司有约束力。而且从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看,承认仲裁协议的效力是普遍趋势,因此,不能把仲裁当事人局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689.html -
了解详情
商事仲裁时效的特别规定,由此,依照《仲裁法》第74条的规定,商事仲裁时效适用相关诉讼时效的规定,具体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5条: 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务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29条: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7326.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当事人所签订或在互换函件中所载明的契约仲裁条款或协定。1985年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则进一步拓展了书面的范围,将可提供记录的电讯手段和通过援引 的发展。幸而立法和司法实践部门也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在1999年生效的新《合同法》中明确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最高人民法院也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0909.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当事人所签订或在互换函件中所载明的契约仲裁条款或协定。1985年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则进一步拓展了书面的范围,将可提供记录的电讯手段和通过援引 的发展。幸而立法和司法实践部门也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在1999年生效的新《合同法》中明确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最高人民法院也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07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