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具体包括以下12种情况: (1)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 (2)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 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导致劳动者辞职的; (5)用人单位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519.html -
了解详情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 4、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5、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劳动者无须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三、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用人单位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0998.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补偿是指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经济补偿,一般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来计算具体金额 标准支付。月工资的计算标准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为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本人月平均工资,工资计算标准最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163.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规定。这主要见于第八十五条中针对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我国法律还作出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 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的规定。 3. 代通知金劳动合同到期,无论续签还是不续签,用人单位都需要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8777.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的。 ④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者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2)劳动者没有过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 职业病以外的其他病症。 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8775.html -
了解详情
犹豫期内可以提出退保,但原告未在犹豫期内提出异议或退保申请。 原告要求解除与银行间的保险合同关系,被银行拒绝。原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定解除原被告间 时,仅返还保险本金。因此该两份人身保险合同在原告发生意外身故或疾病身故时,无法起到经济补偿的作用,不符合保险合同损失补偿原则和公平原则,该保险合同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2727.html -
了解详情
的使用权,责令承租人与被拆迁人协约一定租赁期限。如协约不成,被拆迁人要求承租人解除租赁合同的,法院一般应当准许。但承租人确无腾房条件的,在征得被拆迁人同意 人对承担人进行安置,由承租人根据承租房屋价格的实际情况,付给被拆迁人一定的经济补偿。 (三)关于过渡房屋的腾退纠纷。 被拆迁人按期退还周转房即是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039.html -
了解详情
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 议案件适用法律 1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 并可支付赔偿金:(一)以暴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173.html -
了解详情
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1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 并可支付赔偿金:(一)以暴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810.html -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47 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1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