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诉讼中的原告就成了反诉中的被告,而原诉讼中的被告则成了反诉中的原告。 关于诉讼权利与义务。我国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依法享有广泛 服,都有权向二级法院提出上诉; (9)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的权利。当事人经法院许可,有权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和复制本案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467.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进入审判阶段,对这些案件,无论诉讼是否开始,都不影响诉讼代理人的委托,也就是说,自诉人还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准备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时,他 随时,就是指在诉讼中的任何阶段,包括开庭以后,对于开庭审判以后,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要求委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237.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一般情况下,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被害人作为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而遭受损失的当事人在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有权提起附带民事 规定的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3、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294.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也是独立主权国家司法原则。在涉外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行使的司法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确定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时,应当着眼于尽量扩大我国 1996年5月在《于案件级别管辖几个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增加诉讼请求从而加大诉讼标的金额,致使诉讼标的金额超过受诉法院级别管辖权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05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在征得当事人双方的同意后,可以进行调解。法院在诉讼中的调解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做法,调解活动一般有以下三 法律规定,法院调解必须由审判员主持。调解开始后,审判人员应当认真听取当事人关于案件事实和理由的陈述,一般的次序是先原告方后被告方再第三人方。需要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63.html -
了解详情
事关他们的处分权利。但在我国,当事人的处分权并不是绝对的,它需要辅之以人民法院的审查。撤诉成立与否,关系到诉讼程序能否继续进行,故人民法院准许或不准许 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这是一项弹性规定,目的在于适应民事审判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为法律不可能对适用裁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53.html -
了解详情
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在民事、经济诉讼中,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只有提出确实、充分的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方能打赢官司。 以下几种情况: (1)物证、历史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2)证人提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053.html -
了解详情
一审程序,是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起诉、自诉或者检察机关的公诉,依法对该案进行第一次审理所应当适用的程序。一审程序也叫第一审程序、初审程序。 不管是刑事诉讼法 ,规定较少,甚至未作规定。对这些未作规定的问题,审理案件时仍应参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即参照民事诉讼中的普通程序进行审判。但要注意,行政诉讼法已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79.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证据的风险。在诉讼阶段,当事人应按本院《举证通知书》的要求和时间向法院举证。超过举证期限提供证据的,除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 当事人的财产提供证据或线索并向法院提出诉讼保全申请,以便法院在诉前或诉讼中采取保全措施。一方没有财产,会导致财产保全不能实现而保全费及垫付的执行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709.html -
了解详情
、撤销权等。 (2)代理诉讼行为 代理人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以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以原告、被告或者第三人的诉讼代理人的身份参加诉讼,维护被代理人的 行为。这是因为与民事权利、义务有关的行政行为或财政行为的代理,对被代理人的民事权利有着重要影响,成为当事人实现和保护其民事权利的一种方式。如代理申请专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2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