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对保管物主张权利,主要指第三人认为该保管物属于他所有而被他人非法占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返还之诉。 所谓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受理前或者诉讼过程中 将保管物交付所有权人,或者先由法院采取扣押的措施,再转交给所有权人。例如甲非法占有乙的财物,乙起诉到法院要求甲返还。法院判决甲向乙返还原物。但甲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975.html -
了解详情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罪是数额犯,行为人抢夺公私财物的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 罪,予以立案追究(数额较大是指抢夺金额达到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07.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行为。 合同诈骗与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不同,普通 纠纷是指经济主体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因签约、履约而产生的争议,合同双方并没有非法占有的意图;而合同诈骗则纯粹是把合同当做诈骗的一种手段。当然,在实际生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141.html -
了解详情
或法律层级立法 . (三)合同欺诈行为的刑事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破坏性很强,欺诈所获非法利益达到一定的程度,理应该受到刑法的制裁。我国1997年刑法第224条增设了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犯罪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749.html -
了解详情
一、合同诈骗罪 第224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贷款诈骗罪 第193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486.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直接相关的犯罪有以下几种: 一、合同诈骗罪 第224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贷款诈骗罪 第193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346.html -
了解详情
才打被害人的。 三、裁判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南广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准备作案工具,实施暴力,入户抢劫他人钱财,其行为已构成 公私财产权利和公民人身权利的双重客体。抢劫罪的手段行为(侵害人身)和目的行为(非法占有财物)具有同样的社会危害性。只要行为人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人身伤亡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48.html -
了解详情
的履行,或者虽然合同未能完全履行,但是本人愿意承担违约责任,说明行为人并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故不能以诈骗罪处理。然而,对于那些伪造证件,使用 不主动去承担义务,那么合同未履行是由于行为人主观上造成的,从而说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论处。但是,如果合同当事人享受了权利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27.html -
了解详情
。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 诈骗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罪名。 刑法第22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26.html -
了解详情
所谓“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一是 偿还,也不能认定为贷款诈骗行为。在这里就要较为准确地把握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贷款为己有的目的。第三,还要看行为人在贷款到期后是否有积极偿还的表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6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