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即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即不得离开本人居住地周围的 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讯问,核实证据,对案件开庭审理等等。为了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规定被取保候审人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是非常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9247.html -
了解详情
第十七条罪犯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本人或者其家属可以向看守所提出书面申请,管教民警或者看守所医生也可以提出书面意见。 第十八 等组成鉴定小组进行;对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看守所应当通知罪犯户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出具相关证明。 生活不能自理,是指因病、伤残或者年老体弱致使日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821.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419.html -
了解详情
拘留适用于违反治安管、,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行为人;民事拘留适用于具有《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的六种行为之一,但又不构成犯罪的民事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 ,而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则由公安机关适用依据的法律不同。拘役的适用以刑法为依据;刑事拘留的适用以刑事诉讼法和逮捕拘留条例为依据;行政拘留的适用以治安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1931.html -
了解详情
时,除诉状外,还应提交公安机关制作的调解书、调解终结书或者该事故不属于任何一方当事人违章行为造成的结论。人民法院对于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 提起行政诉讼或就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的,以及人民法院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所作出的责任认定、伤残评定确属不妥,则不予采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045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 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 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2361.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只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才享有拘留裁决权,期限限制在1日以上15日以内。 2、事诉讼法的规定而采取的临时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刑事强制措施。 3 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4、行政拘留不同于行政扣留。行政扣留是行政机关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5、行政拘留与拘役不同。拘役是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2359.html -
了解详情
服刑,由公安机关执行并由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的刑罚执行制度。这一制度的设立体现了中国惩罚罪犯与改造罪犯相结合和人道主义的刑事政策 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 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刑事诉讼法第214条作了明确规定,即必须具备下列情形之一: 1.罪犯有严重疾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2163.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通过司法解释对其适用范围进行了明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 内,因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才符合立法本意。从公安机关立案到检察院起诉一直到法院审理阶段,由于并未对张某做出有罪判决,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8050.html -
了解详情
为自首之规定,其行为此时已不能认定为自首。而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根据该条规定,取保候审显然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所以,被告人周某某在取保候审期间脱逃又投案不符合《解释》第一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42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