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旨】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 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或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本案中刘某与某金属制品公司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双方在协商一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4922.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法 1、概念 第68条: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 试用期。 4、劳动合同解除及补偿 第71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60.html -
了解详情
询问企业情况的时候,企业就会回避问题甚至迁怒于学生,这些都是违反《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中“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前,有权了解用人单位相关的规章制度、劳动条件 在求职过程中留意诸如《劳动法》、《违反和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一类的法律书籍。如果感觉太多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287.html -
了解详情
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但是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补偿金额或者标准,合理的补偿应当与 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规定,企业与员工约定竞业限制的,在竞业限制期间年补偿不得低于该员工离职前一年从该企业获得的年报酬总额的1/2。 总之,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715.html -
了解详情
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应当同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其中,年经济补偿额不得低于该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前十二个月从该用人单位获得的报酬总额的三分之一。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对劳动者不具有约束力。 竞业限制的范围仅限于劳动者在离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61.html -
了解详情
由用人单位为其缴纳商业保险规避一定的工伤风险,之后按照每年度一定金额给予社会补偿。同时员工也承诺放弃对用人单位主张补缴社会保险的权利或者今后主张补缴社会保险费用 可以以此为由向单位提出辞职,但并不是说双方解除了劳动合同之后就结束了,此时劳动者还有权利要求单位就之前没有缴纳的社保费用进行补缴,有造成自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912.html -
了解详情
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 。本案中,钟某等人作为A公司员工,对公司具有忠实义务,双方已签订保密合同,但其在任职期间使用公司客户信息,利用公司的知识产权,擅自与公司客户签订销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2796.html -
了解详情
向张某支付1个半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97条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旅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 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依照《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有关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未被列入应支付经济补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860.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2、试用期规定(第七十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3、劳动合同解除及补偿(第七十一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4、工资标准及支付周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815.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来往比较多,所以公司的员工到子公司工作的情况比较多见。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 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 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1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