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第一,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采用这种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合同的有关事项协商一致, 合同条款所作的修改或增减。 1.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规定实体、程序上的限定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939.html -
了解详情
约定,就要按照本法的规定承担违法责任,如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时应当遵守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6)劳动报酬。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后,因提供了劳动而取得的报酬。劳动报酬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633.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 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0979.html -
了解详情
时,有时因为种种原因,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只是简单地达成了口头用工协议合同,但这种口头合同对劳动者是相当不利的,因为一旦日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利益纠纷后, 劳动者的技能,但由于员工流动必然造成用人单位的资源损失,因此很多单位都规定培训不是免费的,涉及到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培训费如何赔偿的问题也有必要作详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643.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五条内容关于派遣关系中三方关系解除情形的规定,其基本思路是与本法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相一致。此条第一款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 三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034.html -
了解详情
因种种原因未及时续签,公司仍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应视为双方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合同,不应支付双倍工资及赔偿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 相关转移手续。 3.认真履行后合同义务。合同解除后,相关的保密条款、竞业限制条款、违约金条款等,可能需要继续履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应自觉履行约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960.html -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①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②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得与国家的法律、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这里所说的患病,是职业病以外的其他病症。②劳动者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083.html -
了解详情
享有择业自由的基本权利,在劳动合同期间只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因为巨额违约金责任往往使劳动者被迫放弃该权利。 从理论上 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法律在服务期条款的规定上必须公平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在服务期条款约定条件、服务期的长短、服务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028.html -
了解详情
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 有解除的权利。而在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若与劳动者协商解除、非过错解除、进行经济性裁员的话,那么需要同时根据劳动者在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支付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792.html -
了解详情
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并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因要求经济补偿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如果劳动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和《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的有关规定处理。在现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6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