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的处理。第十三条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应注重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仲裁委员会对于一般劳动争议的调解,可本着就地、就近、迅速的原则,委托仲裁 撤销或变更原裁决。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对复议后的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在裁决后规定期限内不申请 ...
//www.110.com/fagui/law_62868.html-
了解详情
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按委托的权限和事项参加仲裁活动。第八条企业应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需要并具备条件 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当事人拒绝接收仲裁决定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单位代表或他人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 ...
//www.110.com/fagui/law_62560.html-
了解详情
履行生效的调解书和裁决书。第八条当事人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诉或者代为应诉的,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交委托书。委托书应当叙明委托权限和事项。第九条当事人申请与本案有 ,仲裁委员会成员署名,并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十七条劳动争议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委员会应及时仲裁,实行一次裁决制度。 ...
//www.110.com/fagui/law_61957.html-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五是只有重视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队伍的思想建设,才能造就一支业务精、作风好、责任心强、素质高的队伍。六是 矛盾显性化。劳动力市场逐步成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渠道,致使劳动力流动明显增多,带来劳动关系双方之间的纠纷增多。一些企业发生拖欠职工工资的情况;有的在关停并转中没有 ...
//www.110.com/fagui/law_37204.html-
了解详情
、努力做到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维护用人单位的生存发展并重。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关系矛盾本质上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体和利益共同体,具有根本利益的 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和创建诉讼程序与仲裁程序有效衔接的新规则、新制度。要准确把握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新规定和新精神,严格审查仲裁 ...
//www.110.com/fagui/law_359628.html-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 的;(三)等待另案诉讼结果、评残结论的;(四)正在等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开庭的;(五)启动鉴定程序或者委托其他部门调查取证的;( ...
//www.110.com/fagui/law_370348.html-
了解详情
当事人相互谅解,达成协议; (五)及时做好调解、仲裁的文书工作; (六)宣传劳动法规和政策,协调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关联法规:全国人大法律(1 )坚持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刻苦钻研业务; (四)保守国家机密,模范遵守仲裁规则和仲裁纪律。 关联法规:全国人大法律(1)条第十五条 本规则自一 ...
//www.110.com/fagui/law_63027.html-
了解详情
、学者、律师中聘任兼职仲裁员。第二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聘任仲裁员时,应当从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条规定的仲裁员条件的人员中选聘 ,并予以公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仲裁委员会聘任的仲裁员名单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二十七条 仲裁员聘期一般为 ...
//www.110.com/fagui/law_367425.html-
了解详情
由部分:案由一般应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具体情况,并结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二条规定的受理范围来确定,要能明确反映 在不遗漏各方当事人主张的基础上进行概括,不能流露出仲裁员的主观意向。当事人的仲裁请求应写清具体事项,数额明确。当事人既没有提交书面意见,也没有参加庭审的 ...
//www.110.com/fagui/law_388727.html-
了解详情
企业自觉履行义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各区市县2008年上半年都要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其中,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由当地政府经济主管部门负责组建,确保 存工资保证金,实行专户管理,用于企业发生欠薪时支付劳动者工资。市财政局要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保证实施 ...
//www.110.com/fagui/law_299741.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