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更加注重完善制度体系;在全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至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继续坚持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三方性原则,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完善办案机制和基础设施 ...
//www.110.com/fagui/law_305518.html-
了解详情
合同。第十二条 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中国职工,必须建立《劳动手册》制度。《劳动手册》是职工参加工作、享受待业保险和重新登记就业的凭证。第十三条 符合下列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任何一方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在收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十五天内,向企业所在区 ...
//www.110.com/fagui/law_270183.html-
了解详情
三、内设机构根据上述职责,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设11个职能处(室):(一)办公室负责局机关政务工作,监督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局机关会议的组织 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业务的资格并对其承办补充保险基金实施监督。(十一)劳动争议仲裁处拟定全市劳动争议仲裁有关政策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劳动 ...
//www.110.com/fagui/law_245991.html-
了解详情
损失。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职工方建立集体合同制度,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第十 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的决定或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十七 ...
//www.110.com/fagui/law_208942.html-
了解详情
工资收入水平、工资支付办法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签订工资协议,发挥平等协商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积极探索建立平等协商或签订集体合同争议的行政调解制度及 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九、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建设。妥善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措施。要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在机构改革中,要 ...
//www.110.com/fagui/law_77172.html-
了解详情
批准证书、合法证照、主要职责、服务项目和内容、服务程序、收费依据和标准、工作纪律、行为规范、检举违纪行为方法,案件受理范围和处理时限等可在办公场所 要设立举报箱、公布监督电话,完善举报投诉制度;要聘请特邀(义务)监督员加强对劳动保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还要接受政府及人大的监督,同级 ...
//www.110.com/fagui/law_74631.html-
了解详情
改革,关系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开始实施以后,各地要加强领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实施中的情况和问题,要随时 辞退违纪职工证明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第九条被辞退 ...
//www.110.com/fagui/law_61106.html-
了解详情
、市属、区属单位主办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及外资企业和股份制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管理工作。各县(市)劳动局负责本县(市)行政区域内的中直、省属、市属、县 水平和标准无关。第三十三条外商投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工资总额使用手册》管理制度。(一)企业必须于每年一月三十一日前到劳动局办理《工资总额使用手册》。 ...
//www.110.com/fagui/law_49771.html-
了解详情
始终保持在90%以上。此外,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还以非立案方式处理劳动争议50.3万件。建立劳动保障监察制度自1993年以来,中国逐步建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城市孤寡老人、符合供养条件的残疾 ...
//www.110.com/fagui/law_2066.html-
了解详情
要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分布广、群众认知度高等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引导劳动争议当事人通过当地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纠纷,以节约成本,化解矛盾,减少对抗。 争议调解体系。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建立完善工作制度,逐步实现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五、加强 ...
//www.110.com/fagui/law_321987.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