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和有生产活动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事业单位)。第三条 劳动保护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实行科学管理, 评为先进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得评为先进工作者。企业事业单位的临时用工合同,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鉴证。严禁企业事业单位以任何形式和借口同从业人员签订违反 ...
//www.110.com/fagui/law_270587.html-
了解详情
,收入较为稳定的,企业应终止中心协议,停止基本生活保障,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金或一次性安置补偿费(以下简称“安置费”),由新的用人单位与其签订 保障业务代理为中心,职业介绍、就业指导、职业技能鉴定、劳动合同鉴证、劳动争议仲裁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力度 ...
//www.110.com/fagui/law_260587.html-
了解详情
,收入较为稳定的,企业应终止中心协议,停止基本生活保障,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金或一次性安置补偿费(以下简称“安置费”),由新的用人单位与其签订 保障业务代理为中心,职业介绍、就业指导、职业技能鉴定、劳动合同鉴证、劳动争议仲裁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力度 ...
//www.110.com/fagui/law_260577.html-
了解详情
工资管理规定》(劳部发(1994)497号)执行。未实行公司制的,盈利企业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按“两低于”的原则确定年度的工资总额增长率,也可以实行工资 和刁难企业依法行使自主权的部门和单位要给予批评。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强劳动监察工作和完善劳动争议仲裁,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对不按规定签订 ...
//www.110.com/fagui/law_208302.html-
了解详情
代表的身份参与集体谈判、签订合同以及劳动争议仲裁等调解劳动关系方面的活动,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实行劳动合同制是劳动用工制度的重大改革,是实施《劳动法 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做好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准备工作。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 ...
//www.110.com/fagui/law_189623.html-
了解详情
,也不得附加限制劳动者权利的任何条款。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中止履行:(一)双方协商一致的;(二)劳动者在义务服兵役期间的;(三)劳动者涉嫌 规章,或者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无效劳动合同,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之时起,就没有法律 ...
//www.110.com/fagui/law_146538.html-
了解详情
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培养一批爱岗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精通劳动保障业务、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内容和要求(一)教育培训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和 并将学习成绩和鉴定结论作为干部任职、定级、晋升的依据。(四)在劳动保障监察、争议仲裁等专业性强的工作岗位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对不具备岗位资格的 ...
//www.110.com/fagui/law_142943.html-
了解详情
保障问题;企业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退休人员、伤残职工的待遇问题;医疗保障问题;劳动争议和就业问题等。 二、从来信来访的动机看,有两种来信来访的比例 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协调好与劳动仲裁工作的关系。会议号召,各级劳动信访部门和广大信访干部,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公仆精神 ...
//www.110.com/fagui/law_99305.html-
了解详情
参保缴费,经办机构依法经办。认真受理职工群众的信访、投诉、举报、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严厉查处侵害职工群众社会保险权益的违法行为。凡是欠缴社会保险费的 职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及时研究解决社会化管理服务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指导与组织实施,推动社会化管理服务的 ...
//www.110.com/fagui/law_95853.html-
了解详情
规章(1)条第二十条建筑施工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一)招用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 、分包或者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的违法行为而引发拖欠工资等劳动争议,发包单位或者劳务分包企业为用工单位,由其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承担对 ...
//www.110.com/fagui/law_94795.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