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才能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3.主体特征:该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单位犯罪的 。事实上,造成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罪过形式在理论上陷入混乱局面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对罪过的评价对象认识不同,所谓罪过的评价对象就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行为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96.html -
了解详情
较大损失的行为。(1)行为人必须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才能构成本罪。这里的“法律、行政法规”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是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所谓较大损失,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由于行为人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而致使贷款全部不能收回或者部分不能收回,数额较大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3801.html -
了解详情
的名义向债务人提起诉讼。 (2) SPV的法律地位。 问题1:SPV的组织形式是什么。 我国台湾在制定证券化法律时,就SPV的法律组织形式有如下考虑,可资借鉴 贷款资产。再一方面,必须按照统一的规范成立抵押贷款担保与保险的专门机构,负责向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担保或保险,以对抵押申请、抵押估价、抵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398.html -
了解详情
抵押贷款资产。再一方面,必须按照统一的规范成立抵押贷款担保与保险的专门机构,负责向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担保或保险,以对抵押申请、抵押估价、抵押合同 条件、监管部门等作出明确规定。而且更要尊重经济学家特别是金融专家的意见,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和完善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立法。第三节商品房按揭法律关系的分析住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82.html -
了解详情
大量资金的闲置,这给民间高利贷的存在提供了温床;另一方面,机构金融发放贷款的门槛很高,不但可以获得贷款的科目有限,而且在高度的风险意识之下,审批程序复杂, 社会的行为,国家只有在运用民事的、行政的法律手段和措施,仍不足以抗制时,才能运用刑法的方法,亦即通过刑事立法将其规定为犯罪,处以一定的刑罚,并进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844.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为了本单位的利益,而是基于私情私利,仍然决定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由于其目的不是为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利益,而是与借款人串通共同损害本单位的利益,故其行为 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所偏颇。首先,认为本罪是结果犯,只有造成了相关结果才能构成本罪的第一种观点不符合立法规定。立法已经明确,构成本罪有两种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655.html -
了解详情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政府主导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国有银行根据政府的指令发放贷款,经济转轨后,改革的成本大部分由银行承担了,由此形成大部分不良资产。 管理经验,按照权力制衡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信贷组织管理体制。 遵循信贷组织机构设置的三大原则,在现有信贷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信贷部门内部横向制约机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307.html -
了解详情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政府主导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国有银行根据政府的指令发放贷款,经济转轨后,改革的成本大部分由银行承担了,由此形成大部分不良资产。 管理经验,按照权力制衡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信贷组织管理体制。 遵循信贷组织机构设置的三大原则,在现有信贷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信贷部门内部横向制约机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7.html -
了解详情
结构上存在着问题。比如,我们可能认为对一些基础术语如何为贷款人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根据TILA的规定,贷款人是从消费信贷交易中产生的基于债务证据首先 便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中无处不在。在美国,通过贷款证券化,作为间接融资中介的商业银行等贷款发放机构退出市场,使得资金需求者和供应者之间建立起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96.html -
了解详情
6.禁止贷款的对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不对其发放贷款: (1)不具备贷款主体资格和基本条件; (2)生产、经营或投资国家明文禁止的 这样一个兜底性的保护条款,以保护其利益。在违约条款中一般规定,不论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也不问是借款人自愿的或者是非自愿的,或者是由于法院的命令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