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2007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人事争议处理规定》(国人部发【2007】109号)是人事争议仲裁工作 该规定标志着我国传统的由质量监督机构代表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的制度已经废止,确立了由建设单位组织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23.html -
了解详情
浪费执法成本的多余程序,从而造成诉讼初始化。 (2)现行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存在的缺陷。随着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上升,当事人各方法律维权意识的加强,现行劳动 即劳动合同是否签定,合同中有无霸王条款,是否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各项保险费用是否为劳动者上缴以及劳动保护是否存在隐患等,对所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90.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处理阶段,劳动者最希望得到的并不是用人单位受到行政处罚,而是就其超过正常工作时间和合法的加班时间之外的部分能获得额外的加班费或赔偿。如果限制劳动者就其 ]参见郑尚元:《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7页。 [16]参见张晓坤:《浅析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工会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70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想法 规范、健全劳动仲裁体制及劳动审判制度,理顺仲裁与审判之间的关系 这是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目前比较普遍的 当事人以自由选择权,一则可以分流劳动争议案件,减轻劳动仲裁机构和法院各自的工作压力;二则对于不属于劳动仲裁受理范围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寻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73.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 (三) 劳动仲裁机关发出的不予受理通知因无起诉的期间,是否意味着不受时间的限制可随时提起诉讼。 (四)劳动法规定的仲裁申诉时效制度与民事诉讼时效 这一条款在劳动法颁布后能否继续适用,劳动部下发的《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中对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问题规定:劳动法第八十二条对一般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7.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仲裁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因此,一些案件就因为当事人离开等原因而使仲裁的正确性无法得到保证。但是,当事人的离开不无道理,如:劳动者需要生存,不可能 法定程序以及仲裁工作人员违法乱纪的应在司法上得到严格的制裁,使仲裁向着司法化发展。 三、为了更好地维护更多的劳动者利益,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应该扩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3.html -
了解详情
委员会的裁决。劳动仲裁委员会只有在当事人服从裁决而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情况下在能显示其存在的必要性,只要一进入司法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做的工作就没有任何 法律地位和效力低于宪法而高于其他法。而我国在程序法方面规定了三诉一仲制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26.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后经由特定的程序事项而生效的特定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经劳动仲裁裁决的纠纷准予撤诉或驳回起诉后劳动仲裁裁决从何时生效的解释》明确规定,仲裁裁决 的社会正义。因而,对那些在养老、工伤保险等制度较为健全的用人单位工作,订有规范劳动合同的固定工,在其工作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按工伤纠纷以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56.html -
了解详情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使用越来越具有雇佣的性质,我国在劳动合同立法上应当摆脱完全向劳动者一边倒的倾向,应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 固定用于仲裁工作,劳动部门和企业、工会共同支付兼职仲裁员的报酬。只有如此才能体现仲裁的特色,避免将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变成三审制。 对于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21.html -
了解详情
高,职工不加班加点就无法完成,连基本工资都得不到。 6、国有企业人事制度管理存在种种弊端 国企虽然经过20多年的改革,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有效率的企业 人民法院要注意与各级工会组织、人民调解组织、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仲裁机构的交流与配合,使法院的审判工作融入到对劳动争议案件的综合治理之中。 四、法官感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