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同期待。为了解决合同履行中,尤其是履行期届至前的履约风险,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相对应地发展了“不安抗辩权”1制度和“预期违约”2制度。我国《合同法》 这种调整的结果至少要保证制度本身的周密性、逻辑性以及可操作性。与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相比,我国《合同法》第108条的规定至少存在如下几点缺陷:1、默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6.html -
了解详情
,都是一个认识提高的过程。一、中国“入世”与法学界对两大法系传统认识的变更“大陆法系(也称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概念、体系、理论、表达方式截然不同、相互 的。过去只在合同法中被动地承认守约一方的“不安抗辩”权的德、法等国,在1980年缔结《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维也纳公约》时,接受了英、美法系早已实行的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0.html -
了解详情
和概念中逻辑发展的原则。所以,他十分强调法律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客观性和可预测性。他在《合同法判例选》中从繁多的先前案例中抽取一般规则,形成合同法的规则 菲尔德所做的工作,将所有的法律关系化约为“最小公分母”,而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的所谓“物权”、“衡平所有权”等权利形态只不过是这些“最小公分母”的各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46.html -
了解详情
。第402条系规定在《合同法》委托合同当中,考虑到我国《民法通则》继受了对大陆法系代理制度,尤其是把作为代理权发生依据的授权行为和作为本人与代理人之间内部关系的委托关系严格加以区分的区别论的做法(注:此种学说,英美法学者通常称为区别论(参见[英]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赵秀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273.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诉讼法学统编教材出现,学界也开始摆脱唯苏联的研究取向而开始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法典和先进理论成果汲取营养,[19]并逐步形成了民事诉讼 的民事实体法与民事诉讼法一样经历了从过度干预到自治转向的相同命运。在民法领域,如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欺诈时的合同效力从《民法通则》无效到《合同法》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32.html -
了解详情
的后果将导致合同的不成立。这一点不仅在英美合同法制史中,而且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中都有例证。在大陆法系民法典中,如《德国民法典》第125条[因 利明、崔建远著《合同法新论。总则》(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6]关于罗马法系、英美法系以及德意志法系中合同违反法定形式产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58.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法之后将信赖规则作为一种新鲜血液注入契约法的躯体之中。大陆法系的缔约过失责任,无论对信赖利益的保护,还是该责任发挥功能的领域-契约与侵权的中间领域都已表现出与英美法信赖规则的共性。我国新颁布的《合同法》既吸收、采纳了大陆的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又借鉴了英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5.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法之后将信赖规则作为一种新鲜血液注入契约法的躯体之中。大陆法系的缔约过失责任,无论对信赖利益的保护,还是该责任发挥功能的领域-契约与侵权的中间领域都已表现出与英美法信赖规则的共性。我国新颁布的《合同法》既吸收、采纳了大陆的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又借鉴了英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77.html -
了解详情
归责理论基础明晰的角度看,可以说使用危险责任的提法较好;但如果从比较法及与合同法统一的角度看,则严格责任的提法较好。但如果从我国立法传统来看,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120-121页。等等。 [21]值得注意的是,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既有传统与立法路径等的不同,决定了严格责任与无过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216.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两种情况,与英美法系将明示预期违约限定在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一种情况的做法背道而驰,从而导致了对预期违约认定之艰难。[17]我国《合同法》究竟有没有 了预期不能履行制度?一般情况下,英美法系国家只规定了预期违约制度,而大陆法系则只规定了不安抗辩权。然而我国《合同法》却同时规定了这两种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