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与”和“经济促导”不过是实施计划的手段之一,“国家投资经营法”和“国家宏观调控法”也让位于计划法,以至于没有对其加以区分的必要而统一混合于计划法之中。计划 在这种限度内,该计划具有法律效果。但是,日本最高法院认为,在这种阶段尚欠缺诉讼的成熟性。①但是,也有人认为,具体的事业实施计划实质上决定着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0.html -
了解详情
,议题含:公平会与台湾微软行政和解契约之定性检讨、在学关系的法性质、行政契约违法之法律效果、行政合作法之建制与开展。本书即是这次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 的行政性,认为政府特许经营协议是一种行政性(或公法上的)契约,是借助契约手段实现行政目标的行政合同。宏观上看,政府特许经营在提供公共服务、优化资源配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045.html -
了解详情
调控要在集中指导下进行,而集中指导包括政治权威的集中指导和经济宏观调控权的集中指导;②地方要有必要的权力,亦即地方发展经济、配置地方资源、提高经济 传统的政策、经济、财税等手段的运用。简言之,法律保留要求以法律作为核心手段,以其他手段作为辅助性措施,构建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央地关系调整体制。 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96.html -
了解详情
,亦必须处理好计划、财政和金融三种调控手段的关系。传统的宏观政策操作手段实施成本过高,而效果较差,不符合政府的自身利益。改革后出现的宏观 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17] 丁焕春:《论对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调控》,载《法治和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70.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而言,不仅要求政府对其越权和滥用权力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而且要求政府对其不履行宏观调控职责,不为知识经济的发展积极提供指导与服务等失职行为承担 某些情况下采用单纯的法律手段并不能有效地发挥调整作用,即存在法律低效区域,⑤这时由行政机关主动采取劝告、说服、建议等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非强制性行政指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85.html -
了解详情
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来看,经济法最主要的职能和任务就是为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提供了法律支持。从而使调制行为的概念得以提出,并使其成为经济法需加规范 具体调制行为繁多,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这与经济法作用领域的广泛性相关,同时也与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手段的多样性有关。通常,调制主体都在从事一系列重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012.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的调整。这些调整有的可以通过公法或者私法的手段来实现,但是对于经济法调整的问题难以在传统的法律体系中正确定位。[12]日本学界把经济法区分为权力性规制与 基于特定政策考量所作的经济立法或宏观调控,仍应尽可能承认民事关系的效果,[29]所以,当下中国法律变革过程中还存在公法的经济法化的问题。在私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476.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运行中为达到市场资源最佳化配置所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国家宏观经济行为法的表述有多种形式:宏观调控法是我国目前最常用、争论也最激烈的 计划经济分析框架垮台以后,我们借用外国常用的措施影响经济运行,效果不明显:在1998~1999年宏观调控中,我国启用的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工具之多、操作节奏之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96.html -
了解详情
的,它借助有关法律和规章直接作用于企业,规范、约束和限制企业行为。 规制是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之一。政府对经济的介入,一方面是采取宏观调控的方式,运用 的产品的产品质量法规。在不少法规中,没有明确执法机构的法律地位,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执法效果。此外,不少法律对严重违法者的处罚太轻,没有起到应有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24.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来看,经济法最主要的职能和任务就是为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提供了法律支持。从而使“调制行为”的概念得以提出,并使其成为经济法需加 具体调制行为繁多,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这与经济法作用领域的广泛性相关,同时也与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手段的多样性有关。通常,调制主体都在从事一系列重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