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狭义共犯(即教唆犯和帮助犯)的既未遂的认定上,通常认为一人既遂的,其他人也既遂。例如,十三周岁的甲与十四周岁的乙共同向丙开枪射击,丙中一 ,实施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即使没有达到数额较大,不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也能转化为抢劫罪。又如,尽管刑法第312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22.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狭义共犯(即教唆犯和帮助犯)的既未遂的认定上,通常认为一人既遂的,其他人也既遂。例如,十三周岁的甲与十四周岁的乙共同向丙开枪射击,丙中一 ,实施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即使没有达到数额较大,不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也能转化为抢劫罪。又如,尽管刑法第312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88.html -
了解详情
第十条的规定。 从量刑角度来看,《意见》对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的既遂、未遂认定,表明抢劫罪尽管存在各种形式,如入户抢劫、交通工具上抢劫、持枪抢劫等等,但犯罪 遂与未遂的标准,应当适用《意见》第十条抢劫罪的既遂、未遂的认定。对于犯罪主体来讲,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之罪与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之罪,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31.html -
了解详情
“数额较大”,也不宜排除“数额过小”。只要先行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无论既遂还是未遂),为窝赃、拒捕、毁证而当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结合 追捕中为拒捕而实施暴力威胁行为,理应认定为抢劫罪,应适用1979年刑法典第153条定罪处理。而另一案件则属对“当场”的认定不当:1993年10月某日深夜,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41.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抢夺罪,不无争议。[案例二]李甲、李乙、李丙、李丁系四兄弟,一日李丁与人斗殴,便打电话要李甲、李乙、李丙速去帮忙,李甲、李乙、李丙 但是这种准用的抢劫罪是既遂还是未遂呢?对此,理论界尚未开展探讨。笔者以为:在上述的准抢劫罪中,不存在未遂形态。作为一种具有修正构成要件的犯罪,认定其行为的犯罪形态应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21.html -
了解详情
把盗得的财物交还失主,其行为按我国当前刑法理论中认定盗窃既遂与否所采用的“失控加控制说”来判定,应属盗窃未遂。则其为抗拒抓捕而使用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可以抢劫罪 ,也意味着未侵犯为主的财产权利这一抢劫罪既遂应具备的客体,犯罪的客观要件未齐备,犯罪意图也未达到,就不符合抢劫既遂的条件,当然应以未遂论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89.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而实施暴力、胁迫行为,也以行为人最终是否取得了赃物作为既遂未遂的标准。区分转化型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是以行为人最终是否取得财物为标准,因此在盗窃、诈骗、 。如果对这种情况认定为既遂,出现的后果是:在普通抢劫的场合,采用暴力手段而未得到财物,或者当场被物主夺回了财物,一般只能是抢劫罪的未遂。事后抢劫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18.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问题,不影响入户抢劫的认定。在上述两个案例中,一审法院依法所作从轻及减轻处罚的判决是可取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入户抢劫是抢劫罪的加重犯,应当由 盗窃中的一次加以认定。 第二种意见认为,《刑法修正案(八)》已将惩治盗窃罪的范围扩大,增加规定了入户盗窃的犯罪情形,并未区分既遂或未遂,上述[案例5]彭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3419.html -
了解详情
肯定各自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与结果的发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便不认定为共同犯罪,也可以过失同时犯追究刑事责任,问题仅在于共同注意义务违反的认定。笔者认为以下 既遂。根据片面共同正犯肯定说,应认为甲成立抢劫未遂或者敲诈勒索罪的既遂,而乙成立抢劫罪既遂的片面共同正犯。[49] 五、承继共同正犯 所谓承继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873.html -
了解详情
肯定各自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与结果的发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便不认定为共同犯罪,也可以过失同时犯追究刑事责任,问题仅在于共同注意义务违反的认定。笔者认为以下 既遂。根据片面共同正犯肯定说,应认为甲成立抢劫未遂或者敲诈勒索罪的既遂,而乙成立抢劫罪既遂的片面共同正犯。[49] 五、承继共同正犯 所谓承继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6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