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都因拖欠工资问题引起,在各大报上看到上别劳动者为讨薪采取过激的行为,如要跳楼、聚众闹事等并不少见,虽然其中出现闹剧,但拖欠工资的实事,我们是无法否认,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整个社会的重视。本人认为造成拖欠工资的原因:一方面法律法规对拖欠工资的企业处罚太轻。一般情况下只要用人单位补发工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20.html -
了解详情
工资的违法成本,与承揽重大项目客观的经济收入相比,并不足以制止用工单位故意拖欠工资的行为。 上述规定中赔偿金的法律性质是属于行政责任,还是民事违约责任,十分 可以让农民工有更多时间搜集证据,解决诉讼举证难的问题。 第四、完善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机制。 在以往的法律援助中,多数存在要有困难证明、经过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507.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救助浅谈几点看法: 一、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分析 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一问题既有制度、体制、法律因素,也有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力自身等 执行效率、讲究执行艺术 在执行案件方面,针对大多数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写执行申请书困难的现状,可以派专人帮他们整理材料完善手续,尽可能避免农民工往返奔波,浪费不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68.html -
了解详情
农民工工资问题还得追根溯源,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落实建设资金到位制度,杜绝垫资施工 垫资施工工程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隐患。 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与法律缺少相应的规定有着一定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恶意拖欠工资的单位仅规定了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350.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2年的普通时效期间。如果被拖欠工资的劳动者,未在2年的时效期间内向法院起诉,就将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民事诉讼制度之外,还有 劳动者工资。何其矛盾乃尔!民谚云清欠清欠,边清边欠,旧欠未清,又添新欠。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社会问题之所以愈演愈烈、难以遏止,原因盖在于此。 我们的法律法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770.html -
了解详情
拖欠工程款,造成承包方无力支付民工工资。 二 、应如何应对拖欠工资问题 (一)完善法律体系 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遏制源头的拖欠问题,目前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严格按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禁止了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转包或违法分包。分包工程发包人将专业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不具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591.html -
了解详情
1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将劳动债权置于担保物权之前,即给予其所谓的“超级优先的法律地位”。只有使其优先于抵押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破产企业职工劳动 来对劳动债权予以保障,这种做法值得借鉴。此外,在政策上还可以考虑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拖欠工资的问题,例如对于新建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52.html -
了解详情
比上年下降14.1%, 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比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 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情况虽有反弹, 但比重均在1%以下。这反映了法律合法性、行政合法性等 转包、分包及挂靠等现象, 这是拖欠工资、恶意欠薪、克扣工资等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保障机制和惩罚机制的缺失, 一些企业尤其是与政府机关挂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5909.html -
了解详情
比上年下降14.1%, 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比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 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情况虽有反弹, 但比重均在1%以下。这反映了法律合法性、行政合法性等 转包、分包及挂靠等现象, 这是拖欠工资、恶意欠薪、克扣工资等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保障机制和惩罚机制的缺失, 一些企业尤其是与政府机关挂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9991.html -
了解详情
比上年下降14.1%, 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比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 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情况虽有反弹, 但比重均在1%以下。这反映了法律合法性、行政合法性等 转包、分包及挂靠等现象, 这是拖欠工资、恶意欠薪、克扣工资等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保障机制和惩罚机制的缺失, 一些企业尤其是与政府机关挂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87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