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在罪状中只对侵犯该法益的不法构成要件进行定性描述,绝对排除罪量要素的情况。故意杀人罪是其适例,甚至是唯一的适例。鉴于生命是国民个人最为 回归、从行为刑法向行为人刑法转型的端倪。迄今为止,我国刑法理论似乎尚未对这一最新动向形成必要的敏感与警觉,我们还津津乐道并沉溺于传统行为刑法原理建构的理论思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4063.html -
了解详情
新中国建国30年仍然没有刑法典而主要凭刑事政策、司法解释及几部单行刑法定罪量刑的局面,初步开创了刑事法制的新局面。应当指出,由于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立法技术 范围仅限于刑法规定的八种犯罪,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同时,取消了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判处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6.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在公正的天平上,指针就不会偏向一边的。[6]历史上任何最新的酷刑都从未使决心侵犯社会的人们回心转意。[2]46 这些思想家们有关论述的出发点 酷刑罪是不妥当的,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一节放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犯罪一章中加以规定,将一些最有可能涉及酷刑的犯罪,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63.html -
了解详情
,对如何具体限制死刑作出了详细规定,如死刑只能适用于最严重的罪行,这里的“最严重的罪行”之范围“不能超过具有致命的或者其他极其严重的后果的故意犯罪 了43%.相反,我国的情况表明,增加死刑的适用也并不能导致犯罪率的下降,例如:我国的伤害罪1982年全国发生20298件,1983年增设死刑后,1993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88.html -
了解详情
,对如何具体限制死刑作出了详细规定,如死刑只能适用于最严重的罪行,这里的“最严重的罪行”之范围“不能超过具有致命的或者其他极其严重的后果的故意犯罪 了43%.相反,我国的情况表明,增加死刑的适用也并不能导致犯罪率的下降,例如:我国的伤害罪1982年全国发生20298件,1983年增设死刑后,1993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4.html -
了解详情
。在多年的司法实践中,对于该款的杀人、重伤是限于故意犯罪还是也包括过失犯罪,尤其是对于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如何理解与把握,往往产生不同的主张, 因而影响了司法 刑法典第17条第2款明确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83.html -
了解详情
。在多年的司法实践中,对于该款的杀人、重伤是限于故意犯罪还是也包括过失犯罪,尤其是对于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如何理解与把握,往往产生不同的主张, 因而影响了司法 刑法典第17条第2款明确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57.html -
了解详情
在多年的司法实践中,对于该款的“杀人、重伤”是限于故意犯罪还是也包括过失犯罪,尤其是对于“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如何理解与把握,往往产生不同的主张,因而影响了 刑法典第17条第2款明确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2.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也深深蕴藏着危机:如何保证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相似情况相似对待?是否只有网络热炒的案件,被害人的行为影响欺骗行为的不法评价或者量刑才会得到重视和考量? 但是,被害人几乎是所有传统的犯罪类型的必要参与者,在盗窃、抢劫、诈骗、故意伤害、故意杀人或侮辱诽谤等犯罪中,如果没有被害人,当然就不会有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812.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也深深蕴藏着危机:如何保证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相似情况相似对待?是否只有网络热炒的案件,被害人的行为影响欺骗行为的不法评价或者量刑才会得到重视和考量? 但是,被害人几乎是所有传统的犯罪类型的必要参与者,在盗窃、抢劫、诈骗、故意伤害、故意杀人或侮辱诽谤等犯罪中,如果没有被害人,当然就不会有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6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