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批确定被调查人。 监察机关根据人民法院生效刑事判决、裁定和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认定的事实,需要对监察对象给予政务处分的,可以由相关监督检查部门依据司法 ,还应当严肃追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责任。 监察机关应当建立办案质量责任制,对滥用职权、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终身责任追究。 第八章 法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9513.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加强对国有财产的管理、监督,促进国有财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财产损失;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国有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违反国有财产管理规定 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行为人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 第九百九十八条认定行为人承担侵害除生命权、身体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8060.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途径中,严重浪费司法资源和损害司法权威。 其次,必须使干预司法的人员承担责任、受到惩罚。显而易见的是,如果滥用职权干预司法的人员不会承担任何 ,公安机关会得到20万元的奖励,那么,有些公安机关定会想方设法尽可能多地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结局便是冤假错案的不可避免。 ⑾当然,不排除有的检察院为了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616.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符合比例原则。但是,如果治安行政管理人员有滥用职权的故意或重大过失,且对公共利益或公民个人利益造成了巨大损害,通常要接受法律监督和审查,可能要承担 肉刑或变相肉刑逼取口供,违背了法治的精神。 3、听证 对于调查取得的作为认定事实依据的证据,必须经过质证,听取案件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解,并应当充分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87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游离于刑法规制之外。 第二,立法上对于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犯罪法网编织不严谨,导致实践认定处罚困难。一是滥用职权与玩忽职守两罪都必须以造成严重后果为成立 来实现。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轻则影响国家职能在局部地区正确履行,损害局部地区或部分公民的合法利益,重则可能影响整个国家的职能活动,危害国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667.html -
了解详情
、不配合,最终导致生效判决、裁定不能及时得到执行,严格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破坏了司法公正,损害了人民群众通过法律的正当途径解决纠纷的积极性和热情, 判决、裁定过程中有失职或滥用职权的行为,如果其行为并没有导致发生当事人或其他人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结果,则行为人的行为只能认定为渎职行为,而不应该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07.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第193至196条规定,申请人唯有以公务员滥用职权罪、司法人员滥用罪、司职员暴力执行致人损害行为、滥用职权致人死伤罪四个罪名方可申请准起诉程序 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页。 [32]如果认为不起诉决定不当,检察审查会认定应当提起公诉,则应当由8名以上的审查员决定。参见黄翰义:《论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28.html -
了解详情
这也正是确定刑事责任的有无和是否完全的标准。对于法律事件,刑法依照意外事件认定,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原因在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没有主观认识且尽了认识的 。这一理论运用到渎职犯罪中的滥用职权罪中体现为:滥用职权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但是,法律规定的损害结果不要求行为人对此损害结果有认识、希望或者过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31.html -
了解详情
这也正是确定刑事责任的有无和是否完全的标准。对于法律事件,刑法依照意外事件认定,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原因在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没有主观认识且尽了认识的 。这一理论运用到渎职犯罪中的滥用职权罪中体现为:滥用职权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但是,法律规定的损害结果不要求行为人对此损害结果有认识、希望或者过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21.html -
了解详情
河道管理条例》 第四十八条 河道主管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河道监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对公共财产、 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健康损害后果的,可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安排未经职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