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不处罚未遂的情形。例如,在中国,对滥用职权未遂、破坏通信自由未遂等情形,不可能定罪量刑。根据行为无价值论,行为是否违法,是在行为时就能确定的。于是, 東京:有斐閣,1983年,第117118頁。 [24] 周文所举的警察被控玩忽职守案表明,行为无价值论对违法性的判断,并不是以客观的法益侵害事实为基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286.html -
了解详情
23个法律条文的篇幅比较详细、具体地规范了各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泄露国家秘密、徇私舞弊、徇私枉法等犯罪行为,并相应地提高了法定刑。修改后的渎职罪,既 ,使其发挥惩治犯罪的最佳效益,而刑法是否发挥了这种最佳效益最直接的还是由执法得以体现。因此,执法者自觉执法与有关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都是不可或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13.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对公害风险作出更为系统的回应。那么,刑法在回应风险社会、介入风险分配时是否一定要引入抽象危险犯的模式呢,目前的答案似乎并不确定。正如多数学者在 并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及时制止并依法查处。对于在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监督管理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可以参照环境监管渎职罪将上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2885.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解释意味着仅仅根据法条的文字表述解释构成要件,而不问经过解释所形成的构成要件是否说明犯罪的实质;实质解释意味着仅仅将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解释为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 判断真的能将不值得处罚的行为排除在外吗?例如,在我国刑法中,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所要求的客观危害结果是不同的,而这两种犯罪的客观行为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301.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解释意味着仅仅根据法条的文字表述解释构成要件,而不问经过解释所形成的构成要件是否说明犯罪的实质;实质解释意味着仅仅将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解释为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 判断真的能将不值得处罚的行为排除在外吗?例如,在我国刑法中,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所要求的客观危害结果是不同的,而这两种犯罪的客观行为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85.html -
了解详情
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的行为,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才构成本罪。⑶是否形成作为构成要件的法定结果当然 渎职罪的犯罪事实的一部分。既然如此,对徇私舞弊这一诱因,如果刑法没有数罪并罚的特别规定,则只能将之放在徇私舞弊下的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犯罪事实中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026.html -
了解详情
罪,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处断原则。 一、徇私是否为渎职罪的构成要件 渎职罪与受贿罪并发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徇私情节为某种渎职罪犯罪构成的法定要件的 种行为,构成两种犯罪,应当按照受贿罪和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罪数罪并罚;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受贿行为和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行为构成两种犯罪,但两罪之间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14.html -
了解详情
罪,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处断原则。 一、徇私是否为渎职罪的构成要件 渎职罪与受贿罪并发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徇私情节为某种渎职罪犯罪构成的法定要件的 种行为,构成两种犯罪,应当按照受贿罪和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罪数罪并罚;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受贿行为和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行为构成两种犯罪,但两罪之间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37.html -
了解详情
罪,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处断原则。 一、徇私是否为渎职罪的构成要件 渎职罪与受贿罪并发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徇私情节为某种渎职罪犯罪构成的法定要件的 种行为,构成两种犯罪,应当按照受贿罪和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罪数罪并罚;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受贿行为和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行为构成两种犯罪,但两罪之间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07.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新法。实行行为的性质直接影响溯及力适用。行为时不同于犯罪成立之时,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时为行为时,而非重大损失发生之日。 【关键词】 溯及力;民刑 的原则精神。因此,只能就发生在2011年5月1日以后的数罪适用新法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 (四)有关所谓跨法犯时间效力的司法解释 1998年12月2日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2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