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实际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二者都主张刑法所规制的对象是外在的行为,并且对借以实现刑罚目的的手段在认定与选择上又高度趋同,也即都寄望于在立法层面 执行意义上的,同时也应当是法适用意义上的。这意味着,刑法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考虑逻辑,也需要考虑经验现实,考虑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如罗克幸所言,在方法论前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471.html -
了解详情
和司法活动的理论基础和主导价值观,是对司法的功能、性质和应然模式的系统思考。[39]司法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而相应地被调整,使 个人两受其害。基于对刑法功能二重性的认识,谦抑性则成为现代刑法追求的价值目标。[80]而一种正确的刑罚,它的强度只要足以阻止人们犯罪就够了。[8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082.html -
了解详情
以刑统罪的传统法典结构,采取罪刑分立,为构建刑法体系奠定了基础。但中国古代刑律始终采取刑先罪后的法典叙述模式,并且在总则性规定中并没有犯罪的一般概念。 。20世纪20年代开始,目的犯罪论带来体系发展上的大翻转,但体系内涵还有浓厚的价值思考。德国目前体系上的多数说,是新古典与目的论的结合,这体系的内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67.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证明标准。 首先,证据规则不同。量刑程序的证明过程以量刑信息掌握的最大化以及量刑的公正性、科学性为旨趣,强调刑罚个别化的价值。在量刑阶段,因被告人有罪身份已 [42]甄贞、孙瑜:论我国刑事诉讼处罚令程序之构建,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3期。 [43]陈瑞华:量刑程序改革的模式选择,载《法学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87.html -
了解详情
答案。总之,旧派论犯罪主要是过去的 凝固事实,是静态观,不从发展看事实,是向后看的,不考虑宏观方面的价值。只是发 挥刑罚的限制机能,为刑罚 了撒旦 ,上帝也就失去了他存在的价值,同样的,如果没有人格又怎么知道并正确理解行 为呢?只有将行为与人格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思考,方才符合二者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69.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的关系到底如何便成为问题。 按照构成要件理论的开创者贝林的看法,构成要件是纯粹客观的价值中立的行为类型,也即构成要件与违法性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谓价值中立, 下的有责性理论,但却主张我国刑法应取消通说的犯罪论-刑事责任论-刑罚论这一总论体系中的刑事责任论,从而将责任概念全面纳入到犯罪构成体系中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38.html -
了解详情
以刑统罪的传统法典结构,采取罪刑分立,为构建刑法体系奠定了基础。但中国古代刑律始终采取刑先罪后的法典叙述模式,并且在总则性规定中并没有犯罪的一般概念。 。20世纪20年代开始,目的犯罪论带来体系发展上的大翻转,但体系内涵还有浓厚的价值思考。德国目前体系上的多数说,是新古典与目的论的结合,这体系的内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37.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的关系到底如何便成为问题。 按照构成要件理论的开创者贝林的看法,构成要件是纯粹客观的价值中立的行为类型,也即构成要件与违法性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谓价值中立, 下的有责性理论,但却主张我国刑法应取消通说的犯罪论-刑事责任论-刑罚论这一总论体系中的刑事责任论,从而将责任概念全面纳入到犯罪构成体系中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94.html -
了解详情
以刑统罪的传统法典结构,采取罪刑分立,为构建刑法体系奠定了基础。但中国古代刑律始终采取刑先罪后的法典叙述模式,并且在总则性规定中并没有犯罪的一般概念。 。20世纪20年代开始,目的犯罪论带来体系发展上的大翻转,但体系内涵还有浓厚的价值思考。德国目前体系上的多数说,是新古典与目的论的结合,这体系的内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93.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个不断过激化的过程,总的来说缺乏认识论层面的冷静思考。何况在这个过程中登堂入室的他者是以否定现代的方式出现的极端理性主义模式,在那种既针对传统 Habermas)还超越自然法论与法律实证主义的二项对立格局,在系统的沟通活动和行为的沟通活动及其程序性条件中寻求法治秩序的价值根据。另外,西方现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