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立案的法定条件,就不应当立案。所谓法律规定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主要是指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例河南省某县下河村党支部书记张某贪污案。1991年张某利用其担任下河村党支部书记的便利,采取欺骗手段非法占有公款4.2万元。2004年6月5日,某县检察院发现张某有贪污事实,随决定以涉嫌贪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02.html -
了解详情
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具有明显的贪利性,都是为了满足膨胀的私欲。如我院近几年来查处的41件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贪污案17件,受贿案19件,占87.7%. (二)隐形性强,不易查办。行政执法人员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其犯罪行为多是利用职务之便,因而具有极强的隐形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23.html -
了解详情
作犯罪处理,导致对犯罪的放纵,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笔者在这里试举两种情况说明。 其一是职务经济犯罪案件中对赃款去向的证明难题如何解决。例如一起贪污案,犯罪嫌疑人贪污手段明确,国家对该项财产的所有权已经丧失,但嫌疑人辩解,这些采用虚报冒领等手段获取的国家财产不是个人占有,而是用于工作中请客送礼、业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795.html -
了解详情
。 (一)本罪的依附性太强。近些年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频频发生,并且主要出现在那些长期担任党、政要职的领导干部贪污、受贿犯罪案件中,几乎都是和贪污案、受贿案相伴出现,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成了贪污罪、受贿罪的随附罪名,难以承担其对惩治贪污(受贿)犯罪工作中存在的缺陷的补救责任。 (二)惩治力度不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92.html -
了解详情
具备主体资格,也不可能成为贪污罪主体;因而不能把受委托从事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公务活动等同于从事劳务、履行义务和公众服务。 看案例《韩等人盗卖机车柴油的贪污案》 韩,某铁路局机务段运转车间列车副司机,韩伙同他人事先约定联络信号及出乘机车地点,当列车运行到该约定地点时,韩X将列车减速缓行,并打开车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73.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达到起诉标准确有困难,于是就寻求另一种机制:请求调查的大陪审团协助大陪审团最常被用来调查结伙犯罪和仍在进行的犯罪行为,比如有组织犯罪或警察贪污案。[13]对污点证人制度作出适当限制,是基于对比例原则和诉讼效益原则的考量,试想污点证人豁免制度被一味的滥用,以豁免对污点证人的刑事责任去换取对一个并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379.html -
了解详情
和法务部先后行文给大陆相关部门,请依两岸司法互助协定,缉捕并遣返白鸿森和罗道坚。2010年3月6日,两岸司法部门依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将因贪污案被判刑3年10个月脱逃大陆82天的国民党籍前彰化县议长白鸿森、同案被判刑4年4个月的其妹婿罗道坚以及协助逃跑的杨浩雄等共3人,由台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35.html -
了解详情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对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立案标准规定如下: 一、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一)贪污案(第382条、第383条、第183条第2款,第271条第2款,第394条)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975.html -
了解详情
就不可用,且传唤证人出庭是法官的职责,此时法官为核实该证据的需要,可以强制证人出庭。如果证人坚决不出庭,法官可以庭外调查核实该证据。如下面一则案例: 贪污案。一个重要证人,证明她交给了被告20万元,涉及到被告是否贪污了20万元的重大事实。庭审宣读了其书面证言。但这是个一对一的证据,她本人也有重大嫌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08.html -
了解详情
时间里,这一法院共审理各类刑事案件231件,延期审理24件,占案件总数的10.4%。其中被告人汪某贪污案法院受理后,先后5次延期审理,延期审理的理由是疑难、复杂案件、向领导汇报、补充证据等等。[19] 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