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11127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一、在刑法第三十七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七条之一:“ 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340.html -了解详情
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行为的确比拐骗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行为社会危害性更大,但《刑法》第262条拐骗儿童罪同样没有抢劫或者抢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行为的落脚点, ⒃,张明楷书,第717页。 (22)参见胡康生,李福成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23)薛瑞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7007.html -了解详情
(201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第1589次会议、2013年9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 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9次会议通过)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956.html -了解详情
刑法单位自首制度的构建 1997年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 、减轻处罚。 (三)确立单位自首制度能敦促犯罪单位投案自首,分化瓦解犯罪。刑法设立自首制度,目的不仅在于减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更在于及时侦破案件,减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229.html -了解详情
日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对办理利用信息 。 第九条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犯罪,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的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第二百七十八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981.html -了解详情
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3〕21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对办理利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429.html -了解详情
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间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罚制度。{1}2011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 ,并不违背刑罚一般预防的目的,包括仍然能够保持社会公众对于法律的确信。{8}《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缓刑适用条件之一的“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应当理解为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389.html -了解详情
种刑罚制度。{1}2011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72条、第74条、第76条和第 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16页。 {2}甘雨沛主编:《刑法学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2页。 {3}张明楷:《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939.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搜索历史 清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