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法律行为制度等最终是以德国民法为形成标志一样,物权请求权制度也是首先由德国民法典正式加以规定的。德国民法典对物权请求权的规定在立法例上有如下特点: 颁布并生效、现今仍施行于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民法》在民法法系民法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部比较先进的民法典。由于深受德国民法的影响,该法典也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27.html -
了解详情
的国家整体。相反,就像我们无法想象[51]有截然不同的民法典的法国、德国可以实现法制统一一样,我们无法想象被现存台湾民法典统治的台湾、被现在任何一个大陆民法典 岳博士在北京大学模拟法庭作了主题为《环球国际律师行重组对西方两大法系的影响及其对中国法律制度的挑战》之演讲。肖博士指出:欧洲法典法国家开放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12.html -
了解详情
及法律秩序的安定,情事不变条款学说更失去了其重要性与影响。[7]《法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及《德国民法典》中均未规定情事不变条款。至一战后,资本主义 滥用的危险。[68]这种担心,不独在我国立法过程中存在,在德国民法典制定过程中对诚信原则的争论更甚于此。不能因噎废食是简单的道理,因为怕犯错误而逃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83.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出卖人为恶意而买受人为善意,则买卖合同仍然有效。罗马法的观点对德国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德国学者麦蒙森(Mommsen)于1853年在其有关著述中强调若合同 [(4)]《德国民法典》第306条的规定深刻地影响了一些大陆法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如《瑞士债务法》第20条完全采纳了这一原则。我国《台湾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0.html -
了解详情
19世纪的法典化浪潮中,欧洲各国对罗马法的继受和参考更为显著。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都是深受罗马法体例和内容影响的产物。直到1900年,优士丁尼罗马 这表明在这里公法与私法密切地交织在一起〔18〕。从我国台湾省实现的民商合一体制来看,实际上这种合一的特征只不过是没有形式商法(商法典)存在,而大量的单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84.html -
了解详情
善意取得(德国、法国、日本、奥地利、瑞士等绝大多数国家)。我国民法典两个学者建议稿和全国人大法工委审议稿,均采“中间法”立场。在采“中间法”立场的各国, 年),否则动产所有人得请求返还原物。此后,这一规则完全被推翻。在日耳曼法的影响下,法国早期古代法(直至公元15世纪左右)毫无疑问地排斥了动产的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2.html -
了解详情
不大。但现有争议多集中于法典内容体系安排之逻辑性方面。笔者认为,人格权应否在我国民法典中独立成编,表面看来仅仅是一个立法体系安排问题,但其实质上首先涉及 不重视对人格的保护”或以“人格权与主体密不可分,故在主体制度中予以规定更为科学”来加以解释都是很难有说服力的,因为在《德国民法典》及受其影响的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00.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法律行为制度等最终是以德国民法为形成标志一样,物权请求权制度也是首先由德国民法典正式加以规定的。德国民法典对物权请求权的规定在立法例上有如下特点: 颁布并生效、现今仍施行于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民法》在民法法系民法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部比较先进的民法典。由于深受德国民法的影响,该法典也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23.html -
了解详情
的弯弯曲曲的道路,却来纪念德国民法典的百年盛事,怎不感慨万端!中国从开始制定民法时起就一直受德国民法的影响。那部中华民国民法,采自德国立法例者“十之 的东西不加怀疑。也可以说,他们只是从“理论”方面去建立对德国民法的“信仰”。那时我国的一些法学家对德国民法几乎都抱这样一种态度。今天我们不应该责难他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45.html -
了解详情
过高;4、受前苏联民法影响过甚,强调国家利益的保护过甚,平等原则得不到彻底贯彻。下文将对这些缺漏进行实证分析。第二部分我国民法典应规定拾得人报酬请求权一、 前面已论证了我国应规定,法定期间经过而无人认领时由拾得人取得拾得物所有权。德国民法典第973条规定:拾得人向主管行政机关报告拾得物后六个月期满,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