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于润龙无罪。 我认为,以上二审判决是完全正确的。在作为有罪判决依据的行政法规发生变更的情况下,理应作出无罪判决。因此,行政法规 定原则的立法规定来看,尽管具体表述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采用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这样一种反向的句式来规定罪刑法定原则。然而,我国刑法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2217.html -
了解详情
现实的形象,因为只要我们理解这个命题,则我就能够知道它所叙述的情况。[23]事实披着命题的语言外衣,所以,人们只要理解了一个命题,就可以知道它 行使审判权。实际上,即使在日本这样起诉率很低的国家,起诉准确率也无法达到这么高的比率。根据日本 1994 年的统计,地方法院的情况是:结案总人数为 4985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729.html -
了解详情
。 (一)预测可能性与犯罪化 预测可能性所关联的犯罪化首先包括非罪到罪的犯罪化。有学者说: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立法者在预见到实施这种行为的可能性 盗窃公路井盖的行为认定为破坏交通设施罪似乎很符合预测可能性,至少对犯罪人是这样的,但《刑法》第117条在规定破坏交通设施罪时要求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7644.html -
了解详情
理解这种制裁方式,非法证据不得作为定案根据,刑诉法和两个证据规定是这样表述的,实质是对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宣告无效。在公法领域中有一个理论:违法即越权,越权 方和被害方都抱怨的情况,担心检察机关偏向于另一方。如何实现刑事和解的公开透明呢?我认为促成和解的过程不可能公开透明,公开透明的应该是和解后的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212.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了民权的底线性、普遍性,在整个权利体系中,没有哪种权利具有民权这样的底线性、普遍性。人们可以脱离神事、政事、商事,但不能脱离民事,人脱离民事就 、自由的,那么就不存在什么人权问题,即使存在那也是整个人类的问题,如在社会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整个人类都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不可能享有高标准的生活水准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824.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对垒。诚如邱兴隆教授所言,《批复》后半段似乎隐含有这样的意思即使确实不明知对方是不满十四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了性行为,但造成了严重后果,情节严重者 相矛盾,实际上承认了在后果严重、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无罪过也是可以构成犯罪的。我认为,这一暧昧的观点是不足取的,何况在司法实践中后果是否严重、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432.html -
了解详情
发出,或受要约公司董事会有理由相信要约即将发出,那么受要约公司的董事会就不得在未经股东大会批准的情况下,对公司事务采取任何行动,从而使得收购不得成立。” 禁止性规定。但从该规定是否可以认为我国的反收购决策模式采取的是股东大会的模式?笔者认为,这样的论断是过于绝对的。原因如下:一方面,《上市公司收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129.html -
了解详情
较重的有期徒刑,那么减刑判决仍有效。 对犯罪分子适用减刑后,有可能会出现犯罪分子尚有漏罪或者再犯新罪的情况,此时就会涉及到对漏罪或再犯的新罪定罪 坐庄的形式,有的罪犯符合减刑条件却在比例之外,只能排队等待。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是违背刑法的减刑规定和立法精神的。减刑的立法宗旨在于通过减轻罪犯的宣告刑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4682.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图。他必须承认以后所发生的情况变化,并因而必须重新规定法律的规范作用。10(P420)这样,伽达默尔就认为,法学诠释学是独断论兴趣与历史兴趣的统一 性就是解释宪法,要证明这种正当性,解释是起点。采取任何一种特定解释方法的理由,取决于规范政治理论这一外部原因。我试图证明,原旨主义方法最合乎司法部门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390.html -
了解详情
主导作用。虽然它没直接这么说,但是含义是这样的。甚至于都是公有制经济时,国有经济的地位也比集体经济重要。所以在这样一种精神下,我们弄出了这样的做法 自己的人身财产情况会是怎样的。不仅是普通公民,甚至于高官都没有办法保障自身财产的安全。按道理说,人身自由和财产保障状况应该是有确定的期待,比如说我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6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