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我国刑法理论界存在的分歧较大,分为以下两种主张: (1)否定说认为:共同犯罪故意应是双向的、全面的,而不是单向的、片面的。片面共犯的提法于法 参见张明楷:《受贿罪的共犯》,《法学研究》2002年第一期,3637页。 3、参见姜伟等人:《共同犯罪若干问题探讨》,《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60.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因加以细究。因此,我们应当十分注意收集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犯罪故意相关的证据,对其故意内容是属违反国家规定的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的主观故意, 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中的几个问题》载于《中国当代检察文论》第489页 ⑦曹芳文、段启俊编:《个罪法定情节研究与适用》第1023页 人民法院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01.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的原则;缩小了胁从犯的外延。总体来看,有些改动不乏合理之处,但仔细研究,其中也颇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论述。 一、 整个犯罪集团均对这种犯罪行为具有共同犯罪故意,因而如果将预谋罪行负责说称为集团故意负责说,也许更为贴切。 三、关于主犯从重处罚原则的取消问题 1997年新刑法典出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60.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85件140人,其中抢劫28件5人,盗窃36件48人,寻衅滋事28件15人,故意伤害5件6人,敲诈勒索3件8人,绑架2件2人,拐卖妇女1件5人 2002年第7期。 2、参见康惠农、王汉林:《青少年犯罪预防、控制问题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年第11、12期。 3、参见河南省检察院《调查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71.html -
了解详情
依社会行为论的观点,决定是否成立行为,凡人类的举止(包括作为与不作为),不问故意还是过失,只要足以惹起有害于社会的结果而具有社会重要性,都可视为刑法意义上的 的行为看成其人格的表现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参见〔日〕大@①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顺便指出,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82.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罪,但以数次构成要件的评价为必要时,成为后者的观念的竞合。问题是仅仅呈现符合复数构成要件的外观,由于其构成要件相互的逻辑上的包容关系,实际上 是一个犯罪行为,如抢劫罪中的强制行为与取财行为共同构成一个犯罪行为。一个犯意自然包括一个犯罪故意或一个犯罪过失,但此犯意只能是单一的,复合的犯意则不构成法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34.html -
了解详情
无罪。 从实践中本人认为,防卫过当不存在共同犯罪。以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犯罪故意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指各个犯罪主体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5左卫民:《刑事程序问题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6罗豪才著:《中国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00.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口角引起相殴的案件,我们应区别对待,认真加以分析,结合被告人的犯罪故意、引起犯罪的原因、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或是否造成了社会危害性,给被害人造成的伤害程度 较为复杂,如何作到裁判有序,量刑适当,这即是审判实践中的棘手问题,也是量刑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适用多种量刑情节时,应严格按照量刑标准掌握量刑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76.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定代表人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未规定弥补债权人等经济损失的民事责任,且 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页。 [2]石静遐:《跨国破产的法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21.html -
了解详情
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后果,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对于故意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尚未造成重大事故的情形,在我国是作为一般违法行为,由 ]参见熊琦:《德国刑法问题研究》,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85页。 [22]刘艳红:《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