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二百零八条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04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百零八条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01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而言,集资活动具有收益分次性的特点,即行为人在集资开始阶段为了掩盖其非法占有目的,欺骗更多的受害人,往往会以利息、分红等形式返还一部分资金给 造成人民币13433.824万元无法挽回的损失。在该案中,有人指出,李某等人的非法集资数额为人民币33607.6万元和美金2万元,即为其所募集的全部金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033.html -
了解详情
,而只是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必须维持主体享有或者持有该利益的现实状态。非法占有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正如耶林所说,在占有之诉中,强盗和小偷亦受到保护。物权人之外的任何人均不得侵害小偷对盗赃物的现实占有,但绝不意味着小偷对盗赃物享有合法权益。合法性指的是利益的合乎法律性,小偷的占有显然与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014.html -
了解详情
透支的对象,而是诈骗或盗窃的对象。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恶意透支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应把握以下标准: 一、如果持卡人因长期出差或出国等原因未能及时收到发卡 的限额或规定的期限透支,经过银行的催收仍不归还,一般可以推定持卡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从而成立恶意透支;但是应当允许持卡人提出反证,如果持卡人确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749.html -
了解详情
窃取财物,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将自己管理的公共财物非法占有的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监守自盗。如果出纳员仅是利用对本单位情况熟悉的条件, 。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使用单位雇请的工人为自己干活等。(6)占有应交单位的劳务收入。(7)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贪污。即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430.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二百零八条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230.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混淆了犯罪行为的侵犯客体和侵犯对象的关系,把非法占有的具体指向和侵犯的所有权等同起来。这正如盗窃案中,行为人所窃财物必须要 包括单位享有所有权的财物,也包括单位虽没有所有权,但依法律规定或契约约定而占有的财物,如代为保管物、无因管理物等。 (热线咨询:4000-929-1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690.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继承权,亦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法定代理人于继承人已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仍非法占有遗产,继承人可对法定代理人行使继承恢复请求权。(五)继承恢复请求权的相对人是依法不享有继承权,而事实上占有遗产之人。真正继承人之所以提起继承恢复请求权,是因为有不享有合法继承权的遗产占有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613.html -
了解详情
的存在,那就是刑法所禁止的不作为。[20]明知是法律禁止占有的特定物,能够交出而不交出,故意继续非法占有,应为而不为,这就是持有行为的外观特征。[21 进衣袋时,行为人在事实上已控制了毒品,此时即为持有行为的开始,行为人已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显然,持有毒品行为是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动作(携带、隐藏等)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2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