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重要因素。 以宽严相济为政策指导,这一制度有利于缓解刑罚的严厉、限制死刑的适用,以救济法治之穷④,使司法工作适应天理与人情。为了贯彻少杀、 异罚的法律误判因素;其四,基于司法工作对人情与民意的适应性,亦可考虑公众呼吁该行为人无需执行死刑的情况;其五,为了鼓励犯人自新和实现刑罚目的,可考虑行为人在等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70.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理论上有不同的见解:肯定说认为,这种情况中,尽管各个犯罪都未达到判处死刑的条件,但一个人犯数罪并被判处两个以上的无期徒刑本身就说明其社会 无期徒刑,那么,审判人员就可以根据整个案件的情况,对其中一个挂死刑的罪判处死刑,然后采用吸收原则,决定执行死刑。[6] 笔者认为,对于一人犯数罪并被判处数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27.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实现程度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如前所述,现有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于死刑复核程序被告人诉讼权利的规定处于极度匮乏状态,因此笔者认为,在最高人民法院收回 -20天)提出申诉,另一方面,在被告人提起申诉的情况下,应当延期执行死刑,决定是否再审。同时为了防止久拖不决,法律可对申诉的次数作出限制,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925.html -
了解详情
高级人民法院进行。我国法律规定重大、疑难的案件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而无论是二审的死刑案件,还是死刑复核案件,均系重大、疑难的案件,都要提交审判委员会 的的董伟案②中,在最高人民法院已经接受了其申诉,并于死刑即将执行前通知暂停执行死刑,但是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却作出了维持原判的裁定,于2002年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40.html -
了解详情
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死刑核准权自2007年1月1日起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至此,结束了 引发最高人民法院内部机构缺失和人手不够以及复核程序错位等问题。(六)枪决执行死刑的方式不人道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第2款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97.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理,还是后法优先于前法的法理,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死刑案件核准问题的决定》以及在1983年9月修订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在效力上均低于 对死缓期间故意犯罪的定罪量刑、律师辩护、情节轻重、重大立功后又故意犯罪、执行死刑的时间等问题进行了有见地的探讨 [⑤],最高人民法院的《刑诉法解释》第33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45.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二审程序和复核程序的合二为一,使复核程序流于形式,并在实质上取消了为正确执行死刑而设置的最后一道程序保障。在司法实践中高级人民法院对于这类案件并不是将 法院内,就必然要受同一审判委员会的领导,而审判委员会对疑难重大案件的讨论决定往往就是该案的判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同一审判委员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07.html -
了解详情
穿戴毛皮服饰的杀人者。②在1810年罗米利提出废除对轻微的扒窃罪行判处死刑的提案时,大法官艾伦勃雷爵士(Lord Ellenborough)发表了意义深远的宣言:所有 的公式实际上是老调重弹,即在五年内暂停执行死刑(期限截止到1970年7月31日),但是除非议会两院都决定不可以以肯定性的决议终止该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80.html -
了解详情
下,对监狱里最后一个故意杀人犯,也要对其执行死刑以后,方可执行他们已经达成的解散社会的决定。[1]死刑当然是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存在的一种法律制度, 的天平就永远失去了平衡。因此,在谋杀罪与惩罚之间没有相似性问题,[36]这就是说,死刑这种惩罚方式与其它任何惩罚方式的重大区别,就在于它的不可替换性。谋杀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05.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的现行刑事犯罪,1980年2月12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作出决定,在1980年内,对杀人、抢劫、强奸、放火和其他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现行刑事 尽一致,加之在“严打”声中,在“从重从快”的催促下,造成某些地方实际执行死刑偏多,实践证明,死刑核准权的下放换来的不是治安形势的根本好转,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