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了这种申诉的性质和作用。根据这些新规定,当事人等的申诉,只要具有法定的某种情形,人民法院就应当重新审判,否则就是违法的。当然,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某些 错误的认识,认为取消了收容审查,扩大了拘留范围,认为修改后的刑诉法关于拘留的规定把收容审查的内容全部吸收了,在实践中如遇到符合过去收容审查条件的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58.html -
了解详情
有权向同级或者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或者控告。检察院应及时进行审查,情况属实的,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根据第115条的规定,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比例原则、本质内容保障等方面的审查,才可以认定为对基本权利的合宪性干预[5]。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强制侦查权力的有关规定显然难以达到这些要求。 首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442.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民事诉讼而言,程序公开包括了诉讼中所有程序的公开,而不是仅仅是开庭审理程序的公开。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虽然将公开审判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加以 程序应当为当事人所知晓。例如,关于当事人申诉处理的程序就很不明确,往往只有法院才知道申诉处理程序以及运作。《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当事人可以对已经发生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70.html -
了解详情
,是为了纠正已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判而设置的。出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再审程序作用的立法初衷,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三种发动再审程序的途径:即当事人基于诉权的 形式上当事人享有无限申诉权,但在实际情况中,法院通过申诉信访渠道立案复查的很少,只占提出申诉的很小一部分。显然,大多数情况下,无论当事人是否撤回申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71.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行为都要受到监督。 我国现行宪法第129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由此明确了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民事诉讼法作为解决民事 中既担当当事人,又作为监督机关存在。 关于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监督的范围问题,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对民事检察监督的规定,主要是涉及事后监督,通过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90.html -
了解详情
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时度势,着力解决当事人反映强烈的申诉难和执行难问题,作出对《民事诉讼法》部分内容修改的决定,经过三次审议,修正案于2007年10月 的一步。我们期待着我国民事诉讼法下一次的全面修改,以进一步完善民事再审制度。 作者:刘思阳 【注释】 [1]法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纠错程序有三种途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05.html -
了解详情
经营的;⑵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2)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中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 4月27日载中国法院网。 11、余冬爱 著:《试论我国民事诉讼司法救助制度的完善》,载上海法学网法学论文(www.sls.org.cn )。 12、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892.html -
了解详情
而设置的。出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再审程序作用的立法初衷,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三种发 动再审程序的途径:即当事人基于诉权的申请;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抗诉 形式上当事人享有无限申诉权,但在实际情况中,法院通过申诉 信访渠道立案复查的很少,只占提出申诉的很小一部分。显然,大多数情况下,无论当事人是否撤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17.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公正 内容提要: 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检视我国相关法律不难发现:对被告提交答辩状行为的随意性规定;在撤诉问题上对被告权利 实行被告强制答辩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2条规定已将被告答辩由民事诉讼法中的任意性规定转变为强制性规定,弥补了现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9.html -
了解详情
弊端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继承了前苏联的立法理念,强调公权力的主导作用,削弱了当事人的处分权。同时由于规范本身的不完善性,在实践中出现了“申诉的 主要弊端体现在: 1、再审程序发动主体范围过宽。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7、179、18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基于审判监督权可以引发再审,当事人行使申请权可能引发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