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关系到立法是否贯彻、如何贯彻但书的指引功能以及是否存在立法缺陷或漏洞的问题。(2)不论是形式解释论者还是实质解释论者,都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 上的意义,但人们在使用该概念时,却不自觉地将其实体化。因此,在评价危险驾驶罪的客观危害和主观罪责时,同样应将其置于危险驾驶类犯罪的整体犯罪类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444.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立法已经严格限制了处罚范围,法官不可能轻易地将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的行为不以犯罪处理。刑法第3条前段既不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不是所谓积极的 (违法性),将刑事责任解释为非难可能性程度(有责性)。据此,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造成的客观违法性和主观有责性相适应。单纯从字面上考虑,这一解释并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36.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刑法第3、4、5条之规定提出罪刑法定原则、罪刑均衡原则和罪刑平等原则,而大陆刑法理论认为刑法的基本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法益保护原则和责任主义 原则,宪法、行政法均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另外,由于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内容实体的适当原则包括了罪刑均衡性,原则上评介罪刑法定原则时可以包含罪刑均衡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58.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的着手。这一主张有助于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具有构成要件理论上的支持,符合行为刑法原理的要求。但是,形式的客观说立足的基础即形式的实行行为论并不足取,它 、法益保护主义与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但是,实质预备犯的法律拟制技术本身并不能当然地赋予实质预备犯的具体犯罪构成以正当性。需要警惕的是,立法者不能仅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85.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的着手。这一主张有助于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具有构成要件理论上的支持,符合行为刑法原理的要求。但是,形式的客观说立足的基础即形式的实行行为论并不足取,它 、法益保护主义与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但是,实质预备犯的法律拟制技术本身并不能当然地赋予实质预备犯的具体犯罪构成以正当性。需要警惕的是,立法者不能仅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51.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立法已经严格限制了处罚范围,法官不可能轻易地将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的行为不以犯罪处理。刑法第3条前段既不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不是所谓积极的 (违法性),将刑事责任解释为非难可能性程度(有责性)。据此,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造成的客观违法性和主观有责性相适应。单纯从字面上考虑,这一解释并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40.html -
了解详情
地依靠刑罚手段来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因此,刑法的客观同时代解释,必须是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解释的结论无论如何不能超越刑法用语的涵摄范围;倘若从处罚的 的淫秽物品为中心而设计的。 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有责行为,为了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使犯罪成立的认定不失之于随意与擅断,刑法分则在构成要件中预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62.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刑法第3、4、5条之规定提出罪刑法定原则、罪刑均衡原则和罪刑平等原则,而大陆刑法理论认为刑法的基本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法益保护原则和责任主义 原则,宪法、行政法均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另外,由于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内容实体的适当原则包括了罪刑均衡性,原则上评介罪刑法定原则时可以包含罪刑均衡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16.html -
了解详情
论和罪行说是以牺牲对未成年人犯罪应有的谦抑精神和法律条文的明确性为代价的。这种削足适履的解释方法,不仅有客观归罪之嫌,尤其不符合对未成年人应有 。[11 ] 面对以上理由,力主限制论的笔者也不得不承认,其理由是有相当说服力的。然而,按照现行刑法的规定,尤其是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笔者仍坚持认为,在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21.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的底限两不不处罚无辜、不重罚轻罪,是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不得突破的底限。罪刑法定原则底限就是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边界。根据契约理念,只要据理充分,不越 ,实质解释也可同时适用于主观解释论和客观解释论。根据刑法契约化精神,主观解释论与客观解释论的选择应受罪刑法定原则的制约,而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则是解释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