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化解应以学术自由的保障为最终判断标准。如果大学依据自治规章限制大学生学习自由的目的在于维护学术的品质,这种限制应该具有宪法上的正当性。在学术自由的语境 立法的结果,却可以审查大学自主立法过程即立法程序的正当性,比如,是否有足够的教授参与到了自治规章的制定过程中,整个立法过程有没有遵循民主参与原则从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951.html -
了解详情
、出结官、学臣、地方官、教官一并议处。[⑥]其二,科举法重视程序建设,其对科考程序的规定可谓层层设防、环环相扣、烦琐而复杂,其用心之细密、程序之严密 之间的相互侵犯,维护和促进权利平衡,才是合法的和正当的。[31]权利本位论从法权层面揭示了权力存在的正当性基础,为我们合理控制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尽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75.html -
了解详情
29],预防性保护措施获得了相当的正当性。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损害是无法消除、无法弥补的。但无论涉及到何种利益,法院的简易程序均以即将发生 的人就应该容忍。由此可见,预防请求权的行使,在没有损害、没有过错的情况下,若缺少违法性要件则可以轻易发动,法律秩序的正当性难以实现。 (二)雇用和监护等特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260.html -
了解详情
的政策制定程序以宪法学意义。其实中央制定一个新政策或提出一个新的说法,也是有它自己的程序的,只是宪法学不将它纳入知识范围,眼里只有宪法文本罢了。郝铁川 基础规范本身不是高级规范,而是回向整个法律秩序,直接回向宪法的一个思维虚拟。基础规范把宪法和整个法律秩序的正当性当作一个事实来接受。他未曾提信仰,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85.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评价时,不能仅仅关注其结果的正当性,而且要看这种结果的形成过程或者结果据以形成的程序本身是否符合一些客观的正当性、合理性标准。随着行政权力尤其是行政裁量 有效的影响和作用。这是接受程序法律结果的法律主体对法律程序的正当要求。程序公开性,即法律程序的每一阶段和步骤都应当以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看得见的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61.html -
了解详情
了。重视社会效果以达到和谐,成了松动规则与程序的正当性理由。这并不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法治进程中的一些程序外方法,就现阶段来说并不是属于理性的范畴。 的规定具体化的功能,同时,一般性的法律又是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所谓正确的理解无非是具有合法性、客观性、正当性的理解,是一种逻辑判断的结论,而不是实质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49.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保障私人的权利和自由而为国家权力设定界限和程序,并通过国家权力行使过程的国民参与来确保国家权力的正当性或者正统性的一系列理念或者原则。在立宪主义层面,强调 由如下几个因素来支撑。 其一,规制主体的公共性与规制标准和程序的科学性。在行政法学和经济法学界,规制被限定为公的规制或者公共规制,这体现了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737.html -
了解详情
阶级便具有历史的正当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实现新的生产关系的制度化,推动历史进步。 [⑨]施米特的敌我区分与马克思的阶级区分(以先进与落后为规范性标准)具有类似 笔者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施米特的政治法学的这两个基本判断为转型国家非常政治时期的政治法律建构提供了独立的正当性基础,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评价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75.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错误而无效;这种观点继而还认为:民事诉讼毕竟不同于刑事诉讼,违反程序的法律效果应当有所区别 [6]。笔者认为,民事诉讼中应当讲求诉讼成本这个重要价值 和减少对方当事人讼累 [7]。该观点实际上并未彻底否定将管辖错误作为再审事由的立法正当性,而仅仅是说,将管辖错误作为再审事由应当设定一些限制性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22.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的意义也就只停留在政治意义上。人民民主的正当性并不能提供人民监督员这一制度的正当性。即是强化这一监督,也因为程序的安排而不产生监督的效益。 就注定了它不成为,也不能成为一项具有实际法律效果的司法改革。 三、 关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正当性 如果说人民监督员只是一个顾问的角色,那么,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