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治经济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 的,应当告知立案时间、涉嫌罪名、办案单位等情况。 第二十七条 对报案、控告、举报、移送的经济犯罪案件,公安机关作出不予立案决定、撤销案件决定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4873.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立案程序及其缺陷 在我国的刑事司法语境下,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首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职能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 之后即可开展侦查工作。 我国立案程序设立的初衷在于控制侦查行为的滥用,防止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那么,取消了立案独立诉讼程序的地位,侦查机关是否有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71.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从社会层面来看,亲告罪适合于中国的熟人社会,有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选择的多样性,可以减少司法负担和节约司法成本等;而从法律层面来看,亲告 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该条第3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63.html -
了解详情
是公民个人等私权利对公权力的监督,如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等;后者是公权力对公权力的监督,如议会 与典型的行政权是有区别的,如行政管理在很多时候不必有违法现象发生,不必有人报案,不必有相关部门的前期行为,行政机关可以主动检查。[45] 其次,检察权同时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970.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事诉讼中实现宪法对个人自由、人身权利的规定的特点来看,通过被害人就能把公民依靠司法保障名誉、尊严、生命、健康以及人身自由和财产不受侵犯的宪法权利人格化。 。即被害人发现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有权向公安司法机关报案;2、控告权。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司法机关控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076.html -
了解详情
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第十四条第三款也规定:“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 在过去的庭审中,被害人没有资格参加公诉案件庭审,丧失在法庭陈述自己意见、控告被告人犯罪事实的权利。如今,公诉人宣读完起诉书后,被害人可以就指控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50.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从社会层面来看,亲告罪适合于中国的“熟人社会”,有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选择的多样性,可以减少司法负担和节约司法成本等;而从法律层面来看,亲 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该条第3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60.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 现实中,公安会把皮球踢给当事人:“这个案子不归我们管,你去哪里哪里报案吧!"公安机关一旦这么说,我们可以要求公安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或者去当地公安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561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检法不予立案得,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四、被害人立案权利救济 被害人 存在的证据材料,即原告的人身权、财产权受到侵害的相关证据、公安机关的报案材料或法医鉴定等。 (6)对于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作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7359.html -
了解详情
、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法律、司法解释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有关 。第七章 立案、撤案第一节 受 案第一百六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1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