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资格并不立即丧失。只有经过法定清算程序,才能最终消灭公司法人资格。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解散和清算制度的规定不仅不完整,而且缺乏可操作性,急需借鉴各国立法的 有关立法中找到依据。而在我国,因总体上法院的司法判决解散权未得以确立,导致有关请求判决公司解散的诉讼,或不予受理,或久拖不决,严重影响了股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18.html -
了解详情
的形式作出规定。关于公司分立形式的立法规定只能详见于《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第4条的规定,该条对公司分立规定了存续分立和解散分立两种形式 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 2、我国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观点 (1)上海市高级法院的观点 企业分立是指由原来的一个企业分立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企业分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23.html -
了解详情
对传统公司(法人)本质的三种学说加以评析,提出“将公司的本质界定为‘合同网络’具有实证基础” 的结论,并系统分析了该种公司本质观的理论优势。﹝11﹞通过对公司 应该被概括为衡平性规范。衡平性规范的品格在于非规范性、模糊性和补充性。我国司法解释关于公司人格否认的规定存在的诸多缺陷皆渊源于对该制度性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75.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展开了诸多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回顾过去、着眼当前、面向未来的理论基础和问题意识,而今真正进入了21世纪,对时间和地理空间不予限制,正好可以 本质的不同。并且,关于权力分立的问题,传统的立法权中心主义的主张不再那么强烈,宪法中也引进了新的违宪审查制-在通常的司法法院系统之外,前西德和意大利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8.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理论体系中,成员权未能像债权、物权般具有完整的理论基础,但一般认为,成员权是 成员对于团体的权利义务,以成员资格为其前提,既有财产内容 表现为业主拖欠物业费现象严重、[39]小区公共物业财产无人过问、收益多被 开发商或物业公司侵占、[40]第三人难以就共有财产达成交易等等。在比较法上,为了简化区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113.html -
了解详情
平等原则,将股东主体平等原则纳入其中。在具体制度设计上,以资本多数决原则为基础,区分资本多数决原则和股东主体平等原则之适用,以股东主体平等原则适用于共益权 会裁定要求原告提供必要的担保。因此,在股东代表诉讼、股东请求撤销宣告无效之诉上应在股东主体平等原则上予以改进完善。 4、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完善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593.html -
了解详情
的制度更加健全。 例六,关于公司解散与清算,《公司法》第10章规定了解散的法定事由、清算组的组成、职权和清算基本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二)》专门就 的地位与功能》,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黄松有:《司法解释权:理论逻辑与制度构建》,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2期。 [2]参见贺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16.html -
了解详情
不受干预,从而不被反垄断法禁止的原则。破产公司原则的理论基础在于与其让公司破产,不如让新的所有人通过合并来取得并管理公司的资产,以便保持竞争状态。但这 在子公司的控制权(见德国《反限制竞争法》第24条);解散已合并的企业;停止营业或勒令企业歇业(见我国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第13条。)。排除措施重点在于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51.html -
了解详情
受损害的后果,就无须对其加以特别保护。(郭富青:《论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理论基础及适用条件》 载于《中央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清偿之责,这对股东要求过苛,对此, 审判实务也是采取这种责任承担方式,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关于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被撤消或者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25.html -
了解详情
禁止股东退股是大陆法系国家传统的观点,我国旧公司法关于股东不得抽回出资的法律规定,有着深深的大陆法系的理论背景。大陆法系关于股东不能抽回出资的理由 退股不仅具有社会需求的现实基础,而且具有充足的理论依据。一个多世纪以前,德国法学家在设计有限公司模式的时候,将人合性和封闭性作为公司的核心特征,有限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