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的是,原告遭受的非金钱损失是否可合理预见为违约的可能结果。〔52〕如果合同关系存在,且被告的违约导致原告的精神损害,而精神损害 书,第46页。 〔33〕 G.H.Treitel,ibid. P201. 〔34〕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对外经济合作部条约法律司编译,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398.html -
了解详情
也是通过代理行为来完成的,隐名代理等制度的确立与运用,对准确确定海商合同是否成立及其效力等,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 (十三)、公共运输承运人不得拒绝通常 地或者将货物交给其他收货人,但应当赔偿承运人因此受到的损失。 (五)、关于违约责任 《合同法》进一步完善了违约金制度,划一了其功能与尺度;其第114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45.html -
了解详情
不履行救助义务,其行为违反我国合同法关于当事人履行义务应当尊重社会公德的规定和客运合同中承运人的责任,使原告的身体受到伤害,被告对此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原告 相当于被告行为造成的扩大部分的损失。 从本案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确定被告是否违约的阶段运用了严格责任原则,在确定赔偿范围的阶段则是运用了过错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08.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被告不仅应当预见到损害的类型,还应预见到损害的程度。依《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注释,可预见性与损害的性质或类型有关,但与损害的程度无关,除非这种 笔者认为,在适用我国《合同法》第113条的规定时,应区分确定当事人是否违约和当事人违约的损害赔偿范围,前者适用不问过错原则,后者区分当事人的故意和过失适用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568.html -
了解详情
给相对人造成的精神损害。如果法律否定违约场合的精神损害赔偿,那么,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就很难考虑违约是否造成精神损害的问题。其实,否定说自己业已承认 客观存在,难以避免。如果合同法设置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严格限定得以产生精神损害赔偿的合同类型,以及具体的构成要件,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558.html -
了解详情
。30日的预告期,一方面可以使对方有较充裕的时间来考虑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态度和救济措施;另一方面也 上的权利宣言。一方面法律规定一般解除权,另一方面法律又规定行使一般解除权不得违约。这种立法上的疏忽造成实践中的无所适从和操作性差。 承认可全面追究劳动者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8.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由。从我国《合同法》第117、118条[41]之规定看,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免除责任之后的法律效果为自动解除 示,为区别履行不能的情况,原则上守约方不能直接解除合同,而应首先对违约方进行催告。是否设计催告程序实质是保护守约方还是尽可能的维护合同效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64.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存有异议的情况下,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来判定解除权的行使是否合法,合同是否予以解除。这是通过第三者的监督审查从而对解除权行使正确与否进行的 ,若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非受不可抗力影响的当事人或者违约一方的当事人也没有进行催告,那么解除权的期限又该如何限定?上述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150.html -
了解详情
解除合同就成为必然,这一权利的行使主体不应以是否违约来区分。作为合同存在的基础是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和自愿,契约自由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贯穿于 。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从这一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约定解除还是法定解除,只要享有合同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629.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如果所交付的货物为瑕疵货物,无论是否种类物都一样可以行使公约规定的违约救济方式,包括降价,要求宣告合同无效,要求交付替代货物或者要求损害赔偿 使债权人得到他所交易的实质内容都是实际履行。包括债权人可能会通过第三方执行合同或者修补瑕疵,并由债务人来支付费用;债权人自己修补瑕疵并且请求债务人支付费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4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