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依照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直接危害财物所有人 打击犯罪的职能。但这样一来,未免使得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难以统一,运用控制说或失控说对扒窃既遂的解释终难脱牵强附会之嫌。 综上,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15.html -
了解详情
的差异,也应当贯彻于刑法分则对于具体犯罪之犯罪既遂的所有阶段,这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当然要求。论者却不愿直接认定为犯罪未遂,并适用数额特别巨大的法定刑, 的所谓加重结果就不能评价。笔者认为不会。因为在教授看来绑架罪中故意杀害被绑架人、抢劫罪中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等情形,根本就不是一个固定的加重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2.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加重犯而言,并不要求加重结果与基本结果必须是并存的。也就是说,不仅在结果犯既遂的情形下可以成立结果加重犯,在结果犯未遂的情形下同样可以成立结果加重犯 、死亡的,仍然成立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只不过其属于未遂犯的结果加重犯而已。在基本犯是行为犯的情况下,行为犯无论达到既遂还是处于未遂形态,均可以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05.html -
了解详情
了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手段,其强制手段与非法占有财物之间存在着前因后果关系,则应以抢劫罪论处。二是本欲抢夺,但未被财物的占有人立即发现从而取得财物的, 构成未遂;犯罪结果发生说主张以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志,犯罪结果发生了,构成既遂,否则构成未遂;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主张,应当以行为人所实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94.html -
了解详情
基于怜悯之情交给其财物,这也同样构成抢劫既遂。但这样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在这种场合,似乎采用未遂说即认为构成抢劫未遂比较合适。 正如有的论者所述,产生恐惧之心交付财物与基于怜悯之情交付财物,毕竟不是一回事。况且,在通常情况下,把抑制反抗的状态完全发生作为既遂的要件也不妥当。不过,从抢劫罪的本质而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6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根据的。 2.我国刑法分则关于过失犯罪的规定也表明它不是以既遂为模式的。我国刑法理论的共识一致认为,犯罪未遂与既遂等犯罪形态只是针对直接故意犯罪的,过失 于犯罪的成立与否,而不着眼于犯罪的既遂。后者如第263条规定的抢劫罪的死亡结果;这种法定的结果也并无标志犯罪既遂的意义,而只有量刑上的意义。上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92.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的问题提出一点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关于如何认定抢劫罪的既遂和未遂问题 中外刑法和刑法理论中关于犯罪既遂的解释,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三种主张:一是结果说 所有权和人身权,而侵犯人身权是方法行为,侵犯公私财产权是目的行为,因此,区分抢劫罪中的既遂与未遂,应一概以是否抢到财物为标准,凡抢到财物为既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16.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加重犯而言,并不要求加重结果与基本结果必须是并存的。也就是说,不仅在结果犯既遂的情形下可以成立结果加重犯,在结果犯未遂的情形下同样可以成立结果加重犯 、死亡的,仍然成立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只不过其属于未遂犯的结果加重犯而已。在基本犯是行为犯的情况下,行为犯无论达到既遂还是处于未遂形态,均可以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77.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的问题提出一点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关于如何认定抢劫罪的既遂和未遂问题 中外刑法和刑法理论中关于犯罪既遂的解释,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三种主张:一是结果说 所有权和人身权,而侵犯人身权是方法行为,侵犯公私财产权是目的行为,因此,区分抢劫罪中的既遂与未遂,应一概以是否抢到财物为标准,凡抢到财物为既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5.html -
了解详情
总则规定的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犯罪既遂(仅指以犯罪未遂部分确定基准刑的情形)、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教唆犯、未成年人犯罪 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具有下列情节之一,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的,在三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盗窃、诈骗、抢夺接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06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