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期限不明确,因此,这一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并未真正落实。建立和完善举证时效制度,就是要真正落实这一规定,给当事人指定明确的举证期限和延长期限,并 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下列证据应由法院调查收集:一是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并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016.html -
了解详情
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国行政法学者基于《若干解释》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管辖、审判程序及诉讼时效等做过一些研究。[④]但行政行为 上诉权,二审法院自然不需要对未上诉的部分进行审理。[⑦]笔者认为,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共同侵权案件的二审程序应实行全面审理原则,即不论当事人是就行政诉讼或附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53.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指导我们的审判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诉讼时效的概念。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导致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的制度 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债务人在债权转让协议,债权转让通知上签章或者签收债务催收通知的,诉讼时效中断,原债权银行在全国或者省级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11.html -
了解详情
而程序上撤回的法律后果又直接涉及到当事人的实体权利的行使,为了进一步研究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我们应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对撤诉的 问题,而撤诉对于权利人而言,原来因起诉而存在诉讼时效的中断问题。那么,如何处置已经中断了的诉讼时效问题,民事诉讼法学者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和理论依据,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66.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个组成部分。 1.建立占有制度,有利于构建合理的中国物权立法机制,完善我国物权法中若干欠缺的制度。 没有占有制度的物权法是欠缺的、不完整的。罗马十二表法 ,这就导致了利用他人财产之人在诉讼时效届满后基于何种理由继续占有他人财产的问题。可见,设立取得时效不单单是时效制度的要求,也是占有效力使然。基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77.html -
了解详情
手册(下册) 台湾: 梅川印刷有限公司 , 1979年。 【7】刘辉 侵占罪若干问题的研究 法律科学 1999(1):103页。 【8】、【9】、【 其所有制性质区别对待,应按民事法律中关于法人的制度给予同等的地位,这一点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9年下发《关于企业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后更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2180.html -
了解详情
要受到当事人处分权的限制,受诉讼时效、举证时效的限制,受错案程度的限制等等。如上文所述,直接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作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是不妥当的 的调整”,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2、3期。 章武生:“基层法院改革若干问题研究”,载《司法改革论评》(第二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075.html -
了解详情
页。 [41]费汉定:《论业主委员会的民事诉讼主体资格》,载万鄂湘主编:《司法能力建设与司法体制改革问题研究裁判方法与法律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 ,目前人民法院尚无受理的法律依据。另见苏泽林:《关于立案审判专业化的若干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11月30日。 [63]该案的具体案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4.html -
了解详情
所引发的问题,例如,原告以其中之一请求权起诉但因诉讼时效届满而被驳回时,能否以另一请求权为根据再次提起诉讼?或者一项请求权因无理由而被法院驳回时,是否允许 陈荣宗:《举证责任分配与民事程序法》,台湾三民书局1984年版,地153页。 [38] 参见江伟、单国军:《关于诉权的若干问题研究》,载陈光中、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86.html -
了解详情
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国行政法学者基于《若干解释》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管辖、审判程序及诉讼时效等做过一些研究④。但行政行为 法系国家法院为了明确当事人主张的请求和事实,而促进当事人充分陈述或指挥其举证的诉讼指挥权。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于当事人主张的请求和事实模糊混乱,甚至错误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