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对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并予以处罚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提出对于信用卡诈骗与盗窃罪的界定,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对象 行为人通过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信息,即表明持卡人对信用卡的安全性处于失控状态,故盗窃行为已经完成,同时卡号、密码作为信用卡真实性的核心要素,只要输入符合要求,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724.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第312条规定了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要具备主观明知,则在定罪时就要相应地认定明知要件的存在。然而,如何认定行为人具有主观明知是一个难题。从 不能凭借公安、司法人员的主观臆断来推定,也就是说推定结论的基础必须是客观行为与行为人心理状态的常态联系;第二 ,虽然推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真实的 ,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23.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第312条规定了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要具备主观明知,则在定罪时就要相应地认定明知要件的存在。然而,如何认定行为人具有主观明知是一个难题。从 不能凭借公安、司法人员的主观臆断来推定,也就是说推定结论的基础必须是客观行为与行为人心理状态的常态联系;第二 ,虽然推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真实的 ,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626.html -
了解详情
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司法实务对于协助型立功的认定分歧 对于协助抓捕型立功如何认定,司法实务界存在一定分歧,主要集中在: 1.是否只有行为人 认定为立功。笔者认为应当根据以下标准认定协助行为是否构成立功: 1.对于犯罪嫌疑人提供的线索系其在如实供述共同犯罪行为时必然涉及的同案犯的一般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1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人对自己罪行的如实交代,可能同时意味着揭发了他人犯罪行为。在这种场合,如何认定犯罪人是否揭发了他人犯罪行为,还需要研究。例一,甲与A共谋杀人 犯罪概念具有不同含义难以得出合理结论。例如,倘若一概肯定认为行贿与受贿构成共同犯罪,那么,不仅意味着只要一方(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受贿罪,另一方必然构成行贿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92.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行为。对于如何认定犯罪着手尚未形成一种通说,目前有主观说、客观说和折中 ;判处有期徒刑的,只能并处罚金。 1997年刑法在财产刑方面作了修改,对于严重犯罪在适用财产刑方面普遍规定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1979刑法对抢劫罪条款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16.html -
了解详情
。危险是指一定的状态呢?还是指单纯的判断?这可能要涉及到如何认识行为。一种思路是将行为理解为有意义的事实,这种意义是行为人主观赋予的,也就是说,行为是 作为时,认定为着手。 2、间接正犯的着手认定 间接正犯(也称间接实行犯)是指把一定的人作为中介实施其犯罪行为,其所利用的中介由于某些情节而不负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98.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第312条规定了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要具备主观明知,则在定罪时就要相应地认定明知要件的存在。然而,如何认定行为人具有主观明知是一个难题。从认识论 不能凭借公安、司法人员的主观臆断来推定,也就是说推定结论的基础必须是客观行为与行为人心理状态的常态联系;第二 ,虽然推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真实的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01.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实践中,以索债为目的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犯罪行为有上升趋势,但由于案件本身情况的复杂,如何认定行为人以索债为目的存在较大的困难和分歧, 不应认为赌博者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案例二涉及24万元的强奸“补偿费”,强奸行为的后果刑法有明文规定,如果造成被害人身体损害支付了医疗费的,可以认为被害人与强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64.html -
了解详情
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二)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意见:张某犯强奸罪有轮奸情节,但属于犯罪中止。检察机关在审查过程中,审查起诉部门的承办人通过严查细审,根据公安机关侦查所 质量的法律理性。公安机关对张某不予刑事追究,显属不当,无论对该案张某的行为如何认定犯罪形态,都不能无视张某与顾、孙两人之间的共同犯罪故意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53.html -
了解详情